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六章:舌戰群儒

“諸葛孔明,欺人太甚了吧!”

又一人出列,他抄著手,長得獐頭鼠目,不像個好人。

諸葛亮淡淡地拱了拱羽毛扇,“原來是陳念兄,不知有何見教?”

“孔明先生忝居丞相之職,有何能耐?”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與你也說不得。”

諸葛亮冷淡地回應,後者哂笑三聲,“先生明知丞相乃一國之貴,汝是要與世子一起謀反嗎?”

此話落地,全場死寂。

諸位將士眼中瞬間迸發殺意,蠢蠢欲動。

好似木偶一般站在陳浮屠身邊的安敬思一雙虎眼亦是殺機畢露。

也摩驚訝地望著陳念,他忽然有些佩服此人,當著陳浮屠的面說陳浮屠要造反,就不怕被砍了頭?

諸葛亮皺起眉,對陳念道;“昔日老主公為北疆盡心竭力,戰至一兵一卒,帝國不予嘉獎,反而構陷我主謀反,意欲莫須有的罪名,將我主處死,請問是何道理?”

“我……”

陳念啞巴了。

諸葛亮上前繼續逼問:“戰場殺敵,將士用命,本該是傳世佳話,然朝堂之上,袞袞諸公,竟未有一人與我主說項,豈不可恥?”

“我……”

陳念後退神色慌張,諸葛亮再度喝問:“北地將士保疆守土餐風飲露,哪個不是戰功彪炳功勳卓著,一句反賊寒了多少將士的心?大乾上到君王下到臣民,不思感恩,反而落井下石沆瀣一氣,如此無情無義,無賢無德的君王,要之何用?”

諸葛亮的一聲聲一陣陣振聾發聵,陳念最終被逼得倉皇坐在地上,張口結舌的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諸葛亮說的都是事實,是帝王先辜負了北疆,不是北疆先辜負了帝王。

“妙妙妙……”

陳浮屠看在眼裡心花怒放,諸葛亮這一連串的發問太爽了,簡直就是脫口秀啊。

一旁的柳朧月愕然道:“這人的口才太厲害了。”

她現在明白陳浮屠為什麼要親自去接這位臥龍先生了,此人言辭鋒利,一張嘴比刀子還厲害,尤其逼問的時候氣勢太強太有壓迫感,一般人根本應付不過來。

席間張良和劉伯溫滿意地直點頭。

老諸就是老諸,那張嘴太刁,他們剛剛聽著連珠炮一般的發問也懵了,何況一個小小的儒士。

“諸葛亮,你休要胡言!”

有一人開了口,正是廣源的大儒崔山吾。

諸葛亮挑眉審視,哂道:“崔先生也有見教?”

“諸葛先生,豈不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鎮北王功勳太過,君主忌憚,有何難懂?”

“所以他就大肆屠戮功臣,先殺東海王,再除掉鎮北王?”

“當年東海王有謀反之心,殺之合理。”

“所謂謀反,不過是方士說東海有升龍之相,帝王便心生猜疑,假借天使傳詔之名,滅殺了東海王,東海王死後,帝王還要清剿隱患,才引得兵變,釀成了轟動一時的東海兵禍。再看那東海王何許人?事發當日,部下預感大難臨頭,勸他起兵,他卻執意不肯,而孤身前去迎接天使,結果被當場斬落首級,這樣的人,你跟亮說他要謀反?”

諸葛亮的話傳遍了所有人的耳中,大家陷入了沉思。

當年的東海王謀反一案,至今都沒個說法,稍微明白一些的都知道,若沒有大乾皇帝后續的騷操作,東海兵不會反,那一次也不會死那麼多人,說到底還是君主不信任屬下的問題。

崔山吾聽著諸葛亮的回答,猶豫了一下,沉聲道:“其實世子可以放下兵權,歸於京都,如此便天下太平。”

諸葛亮正要回答,突然陳浮屠開了口,“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