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才知道,原來她給叔叔打完電話,叔叔在第二天已經宴請過老家的鄰居鄉親了。
叔叔不在意的說“又不是幹了見不得人的事兒,你結婚這種大事怎麼不能說啊,我就在咱們鎮子上擺了一天的流水席。除了沒新郎新娘,該有的都有。對了,你嬸子給你做了十二條被子還在你們院子裡,走的時候拿走,這是咱們家唯一給你準備的嫁妝了,以後李悅結婚了,我也是給十二條被子打發她出門,我不朝著你們物件要彩禮三金,我也不會房子車子的給一堆陪嫁,想要什麼自己掙錢買,靠我們老家夥,誰也靠不上。”
所以,晚上吃晚飯的時候,老李也知道了。
當時叔叔看到手機來電就拿著手機出門了,般若當時就知道這是老李的電話,叔叔也就是在老李來電話的時候會避開,其他時候就是談生意,他是不避開家人的。
般若也不管那麼多,老李如果要來,她就躲開,不來正好,帶著布洛克和布倫特在鎮上玩玩。
叔叔過了一會才回來,晚飯之後,鎮上的一些民俗表演才算開始。布倫特好奇,布洛克就帶著他和李宏出門看錶演。
嬸嬸就帶著般若去了隔壁。
當初老李和叔叔還很小的時候,鎮上劃分宅基地,把他們兄弟分在了鎮子外邊,為了照顧李家的情緒,分的院子都特別大。後來鎮子成了文化古鎮之後,爺爺就把在鎮上的老宅子租了出去,帶著奶奶和般若搬到了分給老李的院子裡,隔壁就是叔叔家,叔叔把臨街的地方開成了飯館,奶奶和爺爺時常過去幫忙,吃飯的時候,也是嬸嬸把飯菜送過來,如果太忙,兩個老人就帶著般若去飯館後廚吃飯,後來添了李悅,老兩口從看一個孩子變成了看兩個孩子,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他們住的院子一直屬於鬧中有靜的地方。
如今這條街離著鎮子非常近,不管是開飯館還是做民宿,都是非常掙錢。叔叔也沒想著和老李商量把老李名下的院子給改造一下拿來自己用。實際上,老李和李晗如今都看不上這片小院子一年帶來的收益。
而今般若決定到美國定居,爺爺奶奶去世,這片宅基地仍在老李名下。可老李的其他子女們未必願意回來繼承這小片地方。
“給你準備了十二條被子,蠶絲被兩條,駝絨被兩條,羽絨被兩條,羊毛被兩條,天絲被兩條,棉被兩條。我也不知道美國人養孩子做不做小抱被,所以也沒給你準備,還給你買了六套五件套,你替換著用。你坐下,我問你,他沒媽了,以後孩子是不是要你帶著?”
般若心想布洛克要是親媽還在,估計也不會給他們帶孩子。
“是,我照顧。”
“我再問你,他有房有車嗎?”
“有。”
“那就好。我就放心了,要是千裡迢迢嫁給一個沒房沒車的,你圖什麼啊。”
“嬸嬸,他人真的挺好的,你看,我帶著趙炳那個拖油瓶,放在咱們鎮子上,估計都嫁不出去,誰願意養小舅子啊,管他吃管他穿還要送他上學。布洛克就沒說過什麼,他對趙炳挺不錯的,這已經很好了。”
“說的也是,夠厚道了。”
次日一早,有民俗表演,表演的也是外地人,內容是迎親。
從鎮子的東面把住在西面的新娘娶回來。凡是這種表演,鎮上的遊客都是全程拍照。李宏知道這是騙人的,喜歡熱鬧的他還是跟著一起來看。
布洛克的個子高體力好,抱著兩個五歲的孩子,一條胳膊上坐一個,保證了兩個小孩子能看到表演的場面,還能面不改色的和般若說笑。
“這都是為了表演而表演,我曾經認識一個新娘,我那個時候剛上大學,她來到這裡討生活。我們聊過天,她說她第一次表演拜堂的時候,真的是臉紅心跳,差點被氣氛帶著哭出來,以為真的是自己在拜堂。後來她認識了新郎,她的同事,兩個人成了男女朋友,在拜堂的時候,他們每一次都把這場表演性質的婚禮當成他們的婚禮。她後來還跟我說,等他們攢夠錢了,也就是拜一百場天地的時候,她就不表演這個了,他們去結婚,然後真正的生活起來,而不是過那種每天表演新郎新娘的生活。”
“然後呢?他們現在還在做新郎新娘嗎?”
“沒有,”般若覺得可惜的搖搖頭,“那個新郎後來得了急病,沒送到醫院人就沒了,沒了就是死了......她就沒辦法再做新娘,她沒辦法和一個陌生人拜天地結婚,後來就離開了這裡,不知道去哪裡了。”
“一個悲傷的故事。”
“沒錯。”
眼前鑼鼓喧天,場中所有的人都是演員,新娘的朋友新娘的父母,矜持的等著新郎和他的親友上門,而新郎的親友們走了一路撒了一路的喜糖,不明所以的遊客們為了一顆喜糖哄搶起來,一切都看著跟真的一樣,但是般若知道,這是這個古鎮的特色之一,而這場得到所有遊客祝福的婚禮是假的也是真的。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新娘和新郎的故事是我在景區裡聽到的。老人們說,這是他們拜堂拜多了,把緣分拜沒了,我當時聽完故事之後哭的稀裡嘩啦的,但是我不太認可老人家的話,大家都是為了生活所迫,他們也不打算拜一輩子的堂,算起來也只有幾個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