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箕難成大事。
如微繼位,如何應對四下群起、聲勢日強的方國?行綏靖之策?以懷柔之法?以他對外乖順而對內好爭鬥的性情,卻不過是個內殘外忍的君王而已!
微不堪一用!
至於箕——今在眾多羽翼庇護之下,何等成就大事?
唯有脫離翼護,獨對險惡,或有一番成就!”
比干聞言冷笑搖頭,對於帝辛這番言辭,顯然不能認可:“今不過是您成為君王,而您的兄弟只能屈居於此下而已。
是以您有這番評斷。
然若微承王位,他對您或許有另一番不同看法。”
辛不再就此與太師比干爭辯甚麼,他轉而道:“叔父前來,所為何事?”
“我見殷都城門之前,甲士如林絡繹不絕,押送周、濮等九國囚徒的囚車頻頻穿過城門。
是以特來問一問大王,大王可是要將此九國方伯的子嗣盡質於殷都?”比干語氣不鹹不淡地問道。
“正如叔父所想。”辛神色恢復平靜,他在條案後跪坐了下來,手掌尤在胸膛前用力按揉著,在他前頭站立的比干,未曾注意到大王胸前的衣衫已漸漸被鮮血浸溼。
“大王行此強霸橫蠻之道,不能使諸方伯歸服,只能使各方人心愈發與大邑商背離,終會逼迫諸方國群起,謀叛大邑商。”比干神色嚴肅了下來,與帝辛如是說道。
帝辛對比干所言亦頗為贊同,點了點頭,道:“使九國方伯子嗣質於殷都,此為第一計。
此後一段時日內,寡人會將濮、庸、蜀、羌、髳、微、盧、彭此八個方國的質子,陸續釋放,使之歸回舊地。
須令八國質子物盡其用,撥弄周與八國之間聯盟,瓦解其聯盟,而後行蠶食之策,逐步吞併九國,令八方來朝——”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帝辛還在說著自己的構想與謀劃,比干卻已經不想再聽下去,他揚聲打斷帝辛所言:“我聽聞周國方伯姬昌,繫世間少有賢德之人,大王將其嫡長子質於殷都,必致天下與大商離心離德!
尤其是周國對大商連年朝貢不絕,大王卻仍要將其長子質於殷都,天下人必然更視大王為殘虐昏庸之輩!
是以,請釋姬昌長子,使之歸於周國,如此可以不致大商名聲淪喪,不使大王揹負罵名!”
辛聽得比干這番言語,他面色一僵,呼吸一滯,緊跟著心臟咚咚咚狂跳了起來,面紅如火,鬚髮皆張:“周國今時如何強橫,叔父久在殷都,莫非盡充耳不聞?!
你可知,寡人耗費多少英勇之士的性命,才使姬昌獻長子‘考’於殷都?
如今就為了那所謂虛名,竟然就要令寡人無故釋回考?
將考釋回,倒也未嘗不可。
但其餘八國質子,便必須留在殷都,叔父以為如何?”
“以貞人占卜卦象而論,如今應是休養生息之年,不該大動干戈。”比干耷拉著眼皮,平淡地道,“質八國方伯子嗣於殷都,不過是令方國對大邑商徒生怨懟而已,應依貞人之占卜,盡釋八國質子。
些許甲兵,外部蠻夷而已。
耗費一批,再從外面捕捉一批就是。”
“狗屁貞人!
狗屁占卜!
天欲亡我大商,你要將大商拱手獻祭於天乎?!”辛霎時怒吼出聲,雙手按在身前條案之上,生生在那條案上按出兩個一指頭深的掌印,他胸前鮮血淋漓而下,怒視比干,“世傳太師比干有七竅玲瓏之心,能識奸邪,斷忠奸,明善惡,辨是非——你難道真正心有七竅?
假若真正心有七竅,為何還能如此昏昧?!
是誰!是誰令你來與寡人諫言?令你勸諫寡人釋放姬昌長子?!
是不是微?
是不是微!
去問問他,去問問微——收了周人多少賄賂,拿了周人多少好處,才讓他如此不顧大商社稷,敢就此請動你來勸諫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