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雙面繡的佛經,梵文和譯文皆用金線繡出,勾踢、轉折、輕重與真字無異,既有一種莊嚴氣象,又讓人覺得美輪美奐,知府太太見了愛不釋手,覺得在佛誕節那日去寺廟上香供經時定能拔得頭籌,問明來歷後,命那名那大丫鬟重賞秀姑。

一百五十兩銀子是工錢,緞子和銀三事是賞賜。

知府太太另外有個活兒讓丫鬟問秀姑接不接,就是她女兒已經定了親,想為女兒繡一件百子衣,用於成親換妝之用。

見那丫鬟代知府太太來問,雲天瑞說自己不能做主,然後很痛快地落井下石。

知府太太隨後就打發丫鬟讓他問問秀姑的意見,若是同意,和白家籤的那一紙契約由她派人解決,不用理會白家的要求。

“嫂子,知府太太的小女兒今年十一歲,離出嫁至少還有四年,知府大人的任期則還有三年,他老人家是連任,今年是第二任的第一年,嫂子在三年內繡完即可。做衣裳用的料子和繡花用的繡線知府太太自有準備。”雲天瑞仔細道來,“至於尺寸,因是罩在外面的夾衣,又是寬袍大袖,知府太太命人先估著小姐的尺寸裁好,你直接繡花。”

秀姑遲疑片刻,看著張碩。

張碩無奈道:“你若是想接就接,若是不想接就不接。依我的意思,我不想你接活,繡這卷經文你就花了八、九個月,何況一件衣裳?我雖然沒見過百子衣,但是光聽名兒就知道定然有一百個童子,累得很。”

秀姑抿嘴一笑,道:“我倒想接了,先聽我說。”

她抬手止住張碩想說的話,道:“一是不想讓白家那一紙契約束縛著我以後的繡品,二是知府太太知曉了此事,也就是知曉了我那佛經原是白家意圖孝敬於她的,如今卻沒有孝敬她,累得她花錢買下,心裡對白家自然沒有好感,以後有白家的好日子,咱們無依無靠,遠不如白家有勢力,接了這活計,知府太太庇佑一二分,那白家不敢對咱們如何。”

雲天瑞滿目謝意,愧疚道:“難為大嫂為我們著想。”

張碩沉思片刻,望著妻子期盼的目光,又好氣又好笑,最後唯有同意,但是前提是不能累著自己,秀姑連忙點頭。

雲天瑞大喜,再三道謝。

“天瑞兄弟為我奔波了一場,這一百五十兩的工錢我就收下來了,緞子和銀三事弟妹拿去,給三嬸和孩子們做件衣裳穿。”在雲天瑞和柳雪蓮告辭時,秀姑麻利地把緞子和銀三事推到雲天瑞夫婦跟前,讓他們帶走。

柳雪蓮忙道:“大哥和大嫂幫了我們天大的忙,是我們一家的恩人,別說替大嫂奔波一場了,便是十場八場也是應該的。大嫂辛辛苦苦近一年的工夫才繡出那麼一幅經文,賺的是辛苦錢,我們如何能收?”

一個執意要給,一個執意不收,推讓到最後,張碩做主一人一半,雲天瑞夫婦拿一匹緞子和一副銀三事,另外的緞子和銀三事則留給秀姑。

雲天瑞夫婦無奈之下只好同意。

怕夜長夢多,雲天瑞第二日清晨快馬加鞭地趕往府城,很快就料理完所有事,帶著知府太太給的料子、繡線和定金、契約回來,交給秀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自此,兩家的情分越發深厚。

四月初辦完雲掌櫃的喪事,自小浸潤於生意中的雲天瑞決定子承父業,從商。

他本錢小,就從小生意做起,此時乃是戰亂時期,許多人不敢出頭,做糧食菜蔬肉蛋等生意有賺無賠,他家宅子就有三間鋪面,打掃乾淨後掛上了糧油雜貨鋪的招牌,留足一家兩年的嚼用,他先拿出多餘的十石糧食,當天就被搶光了。

接著,他就去城外收糧食、各色菜蔬、雞鴨鵝羊、蛋類、醃菜等物回來賣。

他家有一輛馬車,來去很方便。

至於秀姑,百子衣起針之前,叫張碩把一百五十兩銀子的經文酬金和知府太太付的五十兩銀子定金換成三百吊錢,熟門熟路地藏進地窖。

知府太太給的料子是裁剪過的大紅素羅,瞧式樣應該是方領、寬襟、大袖,只是衣袖和前後襟、領口等只是按尺寸裁開,沒有縫合成衣,秀姑構思了兩日,打好腹稿,又在紙上繪出百子圖案,方從一隻衣袖上開始依圖樣而繡。

百子圖,顧名思義,需要在這件衣裳上面繡出一百個童子。

這一百個童子不是呆板無趣的模樣,也不是每個童子都分開而立,而是分成三四十組的圖樣,每一組童子的數目最少兩個、最多六個,呈現出嬉戲玩耍的場景,或是鬥蟋蟀、或是鬥雞、或是轉陀螺、或是放風箏,或是爬樹、或是投壺、或是打架、或是效仿戲中人物、或是效仿書中孝子,靈動活潑,極盡天真無邪。

百子圖之間需要點綴各種吉祥如意的圖案和四季花卉等等,配色佈局需要達到彩繡輝煌卻不俗豔,疏落有致而和諧,很費工夫。

剛進四月中旬,外面傳來訊息說,薛稼反了。

薛稼在兩江擁兵自重,和朝廷大軍對陣不相上下,已是自立為王,乃為真王。

榮親王怒極攻心,拋下朝廷大軍,不要命地從南邊往北直攻真軍,朝廷大軍趁虛而入,從北往南,真王薛稼腹背受敵,打得十分激烈。

最有意思的是,一直消失無蹤的水師以悍然之姿攻打榮親王留在閩地的兵力。

這麼一來,亂成了一團。

總而言之,張碩和秀姑半天都沒弄清這是怎樣一副局面。

這時候,大青山村使人來信說翠姑生了。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