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在船上幾個月,秀姑閒著除了繡花,也把家人的秋裝都縫製出來了,雖不是那種上用的好料子,但也十分體面,最重要的低調內斂不張揚。

像老張,一輩子勞累慣了,實在不適合過於華貴的料子,就以青褐古銅等『色』粗綢做衣。

把老張的衣服送進東間之後,秀姑又把送人的拜禮清點了一遍,並和張碩定日子送帖。

袁家,對於秀姑來說,一直存在於老張的話裡。當然了,她沒忘記袁家託人送的禮物以及當年的提點之情,所以對於袁家,她是充滿了好感的。

據長壽說,袁霸的兒子袁子羽現在已經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了,位列正二品。

家務事情告一段落,到了擇定的日子,張碩準備了兩份拜帖準備投向袁家和王家。

秀姑見他出門,忙叫住他,提醒道:“別忘了譚大人家。雖說譚大人高升後,咱們再也沒見過他,更無什麼來往,但既來了這裡,又知道他也在京城,有著先前的香火之情,總不能因為高攀不起就忘了他而不去拜訪。”

她說的譚大人不是別人,是譚吉,就是以前的戶部尚書的兒子,因為不肯休棄自己的老婆娶端慧長公主之女而被下放到桐城做了十年縣令的倒黴蛋。

譚吉的老子已經致仕了,但譚吉卻以四十餘歲的年紀升為新的戶部尚書。

其升職之快,簡直是匪夷所思。

十年前他還是七品縣令,十年後的現在已經貴為戶部尚書了。

這些,都是秀姑以前在桐城看邸報收集到的資訊。

進京後秀姑還知道,端慧長公主的女兒其實比譚吉年紀大一點,而且也是嫁過人的,然後丈夫死了又看上譚吉,沒嫁成譚吉,嫁給了別人,叫許琳,之前因為貪汙受賄等罪被當今處理過,現在一家老小都跟著端慧長公主龜縮在公主府。

張碩一拍腦袋,“看我,倒忘了譚大人,當年他當縣令時,對我著實好,很該去拜訪拜訪,不為別的,就為了自己的心意。”

說完,忙又迴轉寫了一份帖子,然後出門分別投往三家門房。

這三家都是大戶人家,自有專門收帖子的門房,所以送了帖子張碩就回來了。

回帖的速度出乎意料地快。

前腳袁家派人來,後腳王家來,袁家是袁霸親筆回了帖子,說他天天有空,明天就在家等候他們一家老小的到來,並對他們表示了歡迎和激動,字裡行間毫不掩飾。

王家是王釗回的帖子,措辭更加雅緻,雖無袁霸的激動,但也十分有禮。

等張碩送走這兩家回帖的下人,譚家的下人也到了,是譚吉回的帖子,只說暫時上朝沒有空閒在家,休沐日卻可一會,回帖中道明瞭他休沐的日子。

老張最重視袁家,聽兒子唸完回帖的內容,臉上出現笑容,一顆心也落到了實處,其實到了這把年紀,有什麼看不開的?只是下面還有兒孫,以後要在京城生活,他還是希望自己和結拜兄長的情分沒有因為相隔兩地以及歲月消逝而改變。

於是,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老張就起來了,打扮得精神抖擻。

秀姑也知道老人的激動,忙叫婆子做飯,早日出門。

飯後,一家人衣著整齊,帶著準備好的禮物乘上馬車,剛到袁家門口停下來,坐在外面的老張和張碩才下來,後者開啟簾子扶秀姑並抱孩子下來。還沒站定,大門就開了,一陣風似的衝出來一個身材魁梧兩鬢斑白的老者,人還沒到馬車前,笑聲就先傳過來了。

“疙瘩老弟,可算把你們一家子盼來了!”老者大步跑到老張跟前,雙手握著他的。

不是別人,正是袁霸。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