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本來站在屋簷下看著兩個小孫子玩耍,見他們進屋,也便隨之而入,問張碩買齊各處的年禮沒有,得知買好了,就嗯一聲,道:“既然買好了,就帶小野豬送到各處,霍家那邊你們爺倆去,別家就得你們夫妻帶小野豬去。”
壯壯不在家,自然得小野豬承起擔子,更何況霍家是他師門。
張碩朗聲笑道:“爹您放心吧,我和秀姑心裡有數。”
“你們有數就好。”張父早就不管家了,無意干涉,不過是提醒一句,“小野豬開春就得入學了,是不是也該去青雲書院先生家中拜訪一二?”
張碩忙道:“去,肯定去,給他們的束脩均已備齊。”
入學之後再送哪有現在送得更彰顯誠意。
束脩的古義就是一束乾肉,乾肉,臘肉也,秀姑早就使人做了許多臘肉,挑選出數十條好的出來,分批包上,十條一份,另備美酒糕餅,從霍家回來後,秀姑就讓張碩帶著小野豬挨個獻禮,他們早就打聽好小野豬將來的老師都是哪些先生了。
禮多人不怪,那些先生果然都對小野豬和顏悅『色』,隨口考校幾句,都覺滿意。
秀姑沒去,不知詳細,架不住張碩一五一十地告訴她。
為人父母者,無不存著望子成龍之心,小野豬資質好,在霍家很受重視,如今再得青雲書院先生們的誇獎,夫妻倆自然覺得十分喜悅。
一家人中獨缺壯壯,好在年底收到了他的信。
因他遊學在外,不知父母到了京城後的住址,所以輾轉從老家得信,確定父母地址後才得以寄信入京,頗費了一番功夫。
信中倒是沒有什麼閒言碎語,只說他在外一切安好並叩拜祖父父母之安,問弟弟之好。
又因壯壯住處飄忽不定,所以張碩和秀姑都沒回信給他,而是給老家寫了幾封信,準備了許多禮物,有給老家親友的,也有給馬家的,俱託王家老宅送年貨的隊伍捎回去。
接著,夫妻倆方到袁家和張家、譚家送禮,不過酒肉果品之屬,別無他物。
不知不覺,就到了除夕,除夕一過就是新春。
彼時處於朝廷帝王百官封印之期,京城幾乎沒有大事發生,十分消停,但是店裡的生意卻十分紅火,便是貧苦百姓也會過來割上幾斤肉過個好年。
平民百姓出入自由,秀姑常常以此為幸,不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過她卻沒有出門。
無他,那些達官顯貴來往頻繁,送禮的、拜年的、請客的、赴宴的不一而足,張家門口每天都能看到華麗的馬車來來去去,他們的車隊幾乎霸佔了大街小巷所有的路,秀姑也拘著孩子不讓他們隨便出門,免得衝撞了貴人,自己家擔待不起。
等到華麗馬車漸少時,正月幾乎過去了,鋪子裡的生意趨於平靜。
天氣暖和,秀姑的手愈加靈活,繼續用心地繡花,卻在這時,鍾娘來他們家玩,帶來了那位李素李侍郎被抄家判刑的訊息。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