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祁安在越州城只待了一日左右,便馬不停蹄的返回京都。
在外人看來,他與這位小越王之間,矛盾不小,但外人並不知一點,他和小越王在某方面,基本上是一類人。
在面對外族入侵,都會放下個人仇怨,一致對外,都是有大格局,大氣魄之人。
正是因為目標一致,蘇祁安壓根就不怕在越州會出什麼事,在和蘇鎮、昭和良川約見商討,討伐扶桑一事後,自然便返回京都。
相比較討伐扶桑,京都必須要蘇祁安坐鎮才行。
新涼初定天下動亂,看似和睦,在背後還是有許多暗流湧動,一個大意,很可能會再度出現危機。
因此,在這時候,蘇祁安必須要坐鎮京都,統領大局,只要他在京都,便能震懾各州不安分的因素。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除了三大區軍團,陸續抵達各自的位置,朝廷中樞和三司,也得儘快遷移。
在剛結束京都戰事,最先動的是軍機司,而後才是諜政司,最後方才是政務司。
只有三司機構逐漸到位。才能穩住整個新涼的局勢,因此,這段時間,就得辛苦蘇祁安,坐鎮京都,讓京都暗網,替他監視四周的一舉一動。
隨著蘇祁安返回京都,果不其然,蘇祁安收到了來自謝蒼的傳信,北邊的榮國出兵了。
這訊息讓蘇祁安有著詫異,但當他看完信上內容,微皺的眉頭,漸漸舒緩。
此次榮國出兵,並非大舉入侵,而是兩三萬的軍隊,進攻蒙州,看樣子是一種試探。
兩三萬之兵,蘇祁安不是很在意,都不用動用西北軍團,僅僅動用一個軍,就能應付這支來犯的榮兵。
蘇祁安不在意這兩三萬人,但卻對統領之人,卻是很重視。
原因無他,此次統兵之帥不是別人,而是榮國三巨頭之一的亞木忠。
此人在榮國的身份地位,早在數日前,京都的暗網就查的差不多。
蘇祁安關注此人,不是因為此人位高權重,而是這人是亞木雷的義子。
亞木雷乃是榮國有名的機動戰術大師,如果不是當初碰到了了蘇祁安,說不定他的突襲京都之計,也就成了。
雖然和蘇祁安在包圍京都一戰,此人好似並無傳聞那般厲害,給人一種徒有虛名的感覺。
但蘇祁安並不這麼覺得,透過此人留下的兵書,讓蘇祁安愈發覺得亞木雷是真的很有本事。
在大涼數年的內亂中,以及蘇祁安之前的各種南征北戰,亞木雷贈與的兵書,起碼發揮了一半的效果。
其中,蘇祁安最喜的就是其中的穿插、突襲篇,雖說看上去十分危險,但一旦成了,足以扭轉戰局。
正式靠著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戰術,讓蘇祁安在關鍵時刻,一步步改變局勢,此兵書功不可沒。
只有愈發瞭解這部兵書,方才感受到亞木雷的才能,而那位大將軍亞木忠,乃是他的義子。
能夠被庫克術任命為大將軍,足以說明此人的能力出眾。
亞木忠的大將軍和之前木也、薩爾德的大將軍,完全是兩碼事,後者僅僅只是統領幾萬的統帥,而前者,可以根據戰事必要,統領數十萬,乃至更多的大帥。
性質完全是天壤之別,而如今這次的試探出手,竟然讓此人擔任統帥,怎麼看都能感覺這次試探的不尋常。
此人最擅長的,貌似和蘇祁安的一樣,都是以靈活機動為主。
別看幾萬人,搞不好他就有膽,來個孤軍深入,對此人,不得不防。
蘇祁安目光閃動,快速寫了一封回信給謝蒼,讓他謹慎此人,同時,偏過頭對著身後的童戰低聲說著什麼。
不一會,童戰點頭離去。
做完這些,蘇祁安轉過頭來,目光遠眺,眼中閃動著些許的鋒芒。
如果此人只打算中規中矩的試探,那就萬事大吉,但倘若敢冒險,蘇祁安定會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新涼可不是大涼,可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就在新涼上下,按照蘇祁安的部署,開始移動備戰,與此同時,東越邊境海域,隨著一陣風吹來,將海域上的霧氣吹散後。
海域上,黑壓壓的,猶如一座移動的巨山,緩緩而來,隨著視線拉近,這才看清,來的是一艘艘龐大的戰船,目光看去,一眼看不到頭。
這些龐大的戰船,赫然是重新組建的東州水師,如今東州水師的規模,比以往還要強大,可以說是鼎盛時期。
共計十萬的水師官兵,外加五萬的步軍,十五萬的大軍,由水師都督王九和東北總軍團長樊崇統領。
這二人可是正兒八經的東北區軍團的絕對的大人物,能讓他二人統領,也能看出新涼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