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現象就算是普遍存在的,普遍到很多人都覺得沒什麼不對,可是她自己不能忘了,其實這樣的事是不對的。
她走到公交車站,一邊等車,一邊平複自己複雜的心情。
耳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環繞立體聲的低音炮混響效果。
“你還好嗎?”
谷妙語耳邊一癢,渾身一個激靈地轉回身。
她看到邵遠。
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跟到了公交車站,就站在她身後,問了她剛剛那個問題。
“我能有什麼不好?”她夾著眉心回答邵遠。
“你剛才的反應挺大的,看起來很激動也很……嗯,自厭。”
谷妙語本來很有戰鬥力地皺在一起的眉心一下鬆垮了。
她被一個她討厭的毛頭小子看透了。
“是!”谷妙語透過邵遠的眼鏡看著他的眼睛,索性坦率地答,“我很自厭!我理解打電話營銷這是項工作,但我並不認同這種造成電話騷擾的工作方式。可在這個普遍這樣做的行業裡,我也不得不這麼做,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公交車來了,谷妙語說了聲“再見”,轉身上了車。
邵遠看著那輛老舊的公交車哼哼唧唧地開遠了。
很舊的車,動起來吱吱扭扭的,是需要修繕一下的了。可好在依然還能前進。
晚上邵遠仔細回想了一下白天的事情。他一開始覺得谷妙語的反應有點過於誇張,可是她的那番話確實給他帶來了思考。
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看,很多事比如變通、比如電話營銷,這些其實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它們只是一種能夠提高收益的工作方式。
可是從道德層面去理解呢?
這樣的工作方式,真的對嗎?
可如果不對,為什麼整個行業又都在採用呢?
邵遠有點想不通了,他給母親撥了一個電話。
他向母親問了這個問題。
母親的聲音有點欣慰。
“你已經開始親歷種種行業現象了,這很好。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有一個誘因,那就是錢。”
母親告訴邵遠:“當錢的誘惑大過於良心,那些不能做的事的底線就降低了。而錢的誘惑,最初時往往只是為了溫飽——不這樣幹就沒辦法賺到錢吃飽飯。因為這樣一個基於生存的原因,很多人就給自己的行為找到了一個不得不這樣做的開脫。
“當人人都為自己和別人的這種‘我們是為了吃飽飯才這麼幹’的行為開脫時,這種行為就變成明知不對卻有很多人在做、甚至誰提出來它不對那個人就會被視為公敵和異類。”
邵遠想著母親的話。
“那該怎麼改善這種扭曲現狀呢?”
母親低聲一笑:“等你像我和你爸爸一樣,有本事能夠解決一些求溫飽的人的溫飽問題,讓他們不做這樣那樣的事也可以吃飽飯,到那時你就可以改善這種狀況了。”
邵遠陷入思考中。
手機聽筒裡再次傳來母親的聲音。
“遠遠,我很好奇,是誰讓我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兒子開始懂得思考民生了?”
邵遠笑一笑,回答:“沒有誰。”
那是一個他並不怎麼喜歡的人。所以不必告訴母親,不必讓她在母親心裡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