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是魏國人,他先是在楚國做客卿,後來被人誣陷盜竊,於是便逃到了秦國,最終得到秦惠文王賞識和重用。
他兩次在秦國為相,後因為與即位的秦武王不和,又逃到了魏國任相,最終死在了魏國。
在他在秦國任相期間,正值公孫衍提出“合縱”來對付秦國時期,於是他開始進言秦王,隻身前往各國遊說各國事秦,提出了“連橫”謀略,最終打擊了合縱聯盟,令公孫衍的合縱攻勢,化解了秦國的五國滅秦的危機!
而另一個連橫的實施者則是範睢,範睢可是一個神人,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的明顯,他的優點是能力強,幫助秦國走向了強盛,但是缺點也不容忽視,那便是錙銖必較,有人對他有恩,那他絕對會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是,如果有人得罪了他,那你家的小鞋穿都穿不完,到頭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範睢先是在魏國做魏齊的門客,後來被人誣陷通敵,接下來就搞笑了,他遭到了魏國的迫害,而就在他身亡之際,他在當時的廁所所長鄭安平的幫助下,以假死的方法,被鄭安平所救並帶到了秦國,從此,二人的仕途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裡要強調一下他的救命恩人鄭安平的身份,他是當時的廁所所長,說白了就是掏大糞的,而為什麼要強調他的身份?一會兒就知道了!
範睢逃到秦國後,得到了秦昭襄王嬴稷的賞識,並且拜為了客卿,後來由於其出色表現又出任了秦國的相國。
接下來,他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策略,說是遠交近攻,其實還是連橫戰術,因為他結交的是和秦國同樣的大國齊國,在範睢的遠交近攻+連橫戰術的幫助下,秦國攻下了很多地盤,更是把另一個老牌大國趙國給打殘了!為日後秦國的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呢,他與當時的秦國戰神武安君白起不和,他害怕武安君白起的權勢超過自己,於是,他在長平之戰後被趙國買通,誣告大將白起,使得白起被殺。
接下來,精彩的部分來了,秦國沒有了白起,但是仗還是要打的,當時趙國已經被打殘了,秦昭襄王嬴稷急於滅趙,所以,範睢向秦昭襄王嬴稷推薦了當年救他的鄭安平為大將。
這可是接替戰神白起的位置啊,統領秦國的三軍,舉國之力去攻打趙國的大將啊!
前面為什麼要強調範睢的救命恩人鄭安平的職業呢?就是為了要和現在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廁所所長,出任秦國攻打趙國的大將軍?這也太尼嗎搞笑了吧?什麼時候一個管廁所的也能擔任大將之職了?
為什麼?這就是要從範睢的性格上說起了,範睢是一個錙銖必報,恩怨分明的人,迫害過他的人,他一個也不會放過,但是對他有恩的人,他也一個都不會忘記,這報應不就來了嗎?即便你之前只是一個管廁所的,可你救過我的命,我就不能辜負你!所以他才向秦昭襄王嬴稷推薦了鄭安平!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趙國雖然已經被秦國打殘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國畢竟是一個老牌大國,即便是被打殘了,也絕對不是區區一個鄭安平可以擺平的!結果鄭安平無能,在攻打趙國的時候,被圍後率軍投降了趙國,而范雎肯定跑不了啊,他推薦的人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就是秦昭襄王嬴稷放的過他,秦國上上下下的人也需要一個交代啊,最終,範睢受到了鄭安平的牽連而失勢,不久之後病亡。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段合縱連橫戰略,衛斌早就瞭然於胸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大小小七八個國家,為什麼會因為蘇秦啊,張儀啊,公孫衍啊等人的一面之詞,就答應了他們的戰略,去對付別人呢?太簡單了!威逼利誘!
他們所擔心的是什麼?是被大國滅,而這裡的所謂的大國就是涅盤艦隊,他們擔心涅盤艦隊繼續幹涉別國內政,配合別的海上勢力搞事情!
而他們想要的又是什麼?金錢,只要有了金錢,他們就可以擴充艦隊,艦隊的實力強大了,誰還會怕被涅盤跨國來搞事情?
前面為什麼提到了衛斌的13億金幣的資產?你其餘五家海上勢力,過來滅我們涅盤艦隊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生存和利益?只要衛斌充分的利用好合縱聯合戰略,在他們五家之中挑撥離間,拉攏其中一兩家,給他們送一些錢財,讓他們退出聯盟,那剩下的三四家,還會不遠萬里過來攻打涅盤艦隊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哪怕是他們五家勢力加一起的實力略強於涅盤一方,在失去了一家之後,其實力頂多和涅盤一方持平,如果去掉兩家的話,那他們三家的實力就一定不如涅盤一方了,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對涅盤艦隊動手?那不是找打嗎?
喜歡網遊之局中局請大家收藏:()網遊之局中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