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二十八章:壞訊息總是搭伴來的

何況礦稅所收不歸國庫,而歸於皇帝內庫,如此一來,便更令朝臣不滿,以為皇帝貪好財貨,搜刮民脂,用途私用!

當然,從王錫爵這一幹大佬的角度來看,他們心裡也清楚,礦稅對於國家的益處,但是問題就在於,這種東西缺乏必要的監管,收稅者是皇帝身邊的內宦。

這些礦稅太監為了斂財無所不用其極,以礦稅之名,行搜刮之實!

因礦稅而家破人亡的不計其數,因徵繳礦稅而導致的民變,內閣幾乎每年都要收到幾十起。

朝廷之政令百姓不滿以致民變,這已經是足以動搖朝廷根基的事情了。

礦稅給朝廷的財政壓力帶來了緩解,這是事實,但是一則礦稅是非法的,二則礦稅帶來的禍端,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帶來的好處。

這才是朝臣之所以竭力反對礦稅的原因所在。

但是可惜的是,大行皇帝馭極多年,權威深重,他執意所行之事,哪怕朝臣連篇累牘的彈劾,也毫無作用!

就連衷貞吉也不得不承認,他和王錫爵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去找朱常洛要求廢除礦稅,是存了要捏軟柿子的心理。

當然,由於雙方的特殊身份,這種行為也可以叫做逼宮!

大行皇帝馭極多年,自然有底氣能夠扛得住百官的彈劾,但是太子殿下尚未登基,根基尚未穩固,總不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繼續行礦稅吧。

若是在此事上跟朝臣鬧得不愉快,別的不說,太子殿下尚未登基,就會有一個不納諫言,放任礦稅遺禍的名聲,即便以後登基之後,穩固君權也會變得困難起來,以後能都令行禁止都是個未知數……

“礦稅遺禍百姓,此乃大行皇帝之弊政,大行皇帝臨終之前,曾有遺言,礦稅弊大於利,不可久行!言談之間似有廢止礦稅之意,但是可惜的是,直到大行皇帝龍馭賓天,也只是交代太子殿下納群臣之言,善加處置礦稅,未言廢止之事,當時情況緊急,老夫未曾多想,如今想來,大行皇帝恐怕早已知礦稅之弊,也早有廢止之意,之所以臨終之時如此囑託,恐怕是顧忌到太子殿下之意……”

王錫爵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當時大行皇帝臨終之時,他全程在旁,自然看得出,朱翊鈞當時有意要廢除礦稅,但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轉而說要交給太子自行處置。

想必是早已知道,太子殿下不願廢除礦稅,所以才不對此事過多幹預……

話說到這個地步,事情已經很明朗了,太子殿下之所以會早命朱延禧在大行皇帝廟號上動手腳,就是算準了他們會趁大行皇帝剛剛賓天之際逼宮,要求廢除礦稅。

而站在他的角度,若是拒絕的話,未免會落下惡名,甚至給未來穩固根基帶來難處。

所以太子殿下才出手安排了這麼一場好戲,搶先佔據主動權,給自己拒絕廢除礦稅,找上一個合理的理由……

“唉,早知如此,我等就該準備周全,召集內閣群臣共同前去進言,如今卻是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

想明白了這些,衷貞吉重重的嘆了口氣,語氣當中滿是惋惜之意。

當初他們商議著,若是內閣輔臣全數前去,未免聲勢太過好大,縱然是令殿下準了廢除礦稅,他們這一幫人也難逃逼諫君上之名。

如今看來,打算低調而為,卻是大大的打錯了打算。

若是當時在場的不止他們二人,而是內閣諸臣的話,殿下絕不至於如此輕松的就推掉礦稅之事。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太子殿下輕輕巧巧的兩句話,便將礦稅之事推到了登基大典之後,著實是錯過了一個大好時機啊……

“洪溪不必懊惱,老夫觀太子殿下之意,亦心知礦稅之弊所在,何況如今不同於大行皇帝之時,倭國大筆賠銀令內庫國庫豐裕,殿下想必對於礦稅也不必太過執著,待得時機成熟,我等群臣共上諫言,自有效果,老夫如今擔心的,卻是張公之事……”

王錫爵搖了搖頭,面色上隱隱泛起一絲愁容,嘆了口氣道。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複制) 下載免費閱讀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