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四十二章:苦逼的朱閣老

沈鯉亦是上前,道。

“臣數年之前,奉詔進京,所至皆觀風考俗,悉其情狀,百姓論當今時政,最稱不便者無如礦稅二事,蓋採榷之始,先帝本以權宜之計,不欲加稅於民,故分遣內臣開礦徵稅,然內臣不能仰承德意,濫用群小,布滿川閭,窮搜遠獵,而群小之中又各有牙爪羽翼,虎噬狼貪,無端告訐,非刑拷訊,以致無數冤案叢生,有損先帝德名,皇上新君繼位,更當罷黜弊政!”

礦稅之弊,已經在朝中鬧了好幾年了,自從開徵礦稅的那一刻起,朝臣就沒有停止在這件事情上的鬥爭之路。

時至今日,彈劾礦稅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

朱賡在這個時候提起,明顯是不安好心。

沈朱二人言畢,頓時有不少朝臣都紛紛出列,一個個都開始談起礦稅帶來的禍端,殿中頓時變得有幾分嘈雜。

朱常洛粗粗掃了一眼,站出來的人大約有二十餘位。

大多是年輕的禦史言官,六部當中的屬官也有些,但是官位都不高,三品以上的都沒有,而據朱常洛所知,朱賡縱然沒有請動朝中大佬的能力,可至少在他勢力下,找出幾個三品的官員來還是不難的。

所以說,朱大人這是未盡全力,在留底牌嗎?

豈不知,如今的朱賡也是難受的很。

他手中當然不止這點勢力,事實上,他早就盯上礦稅這件事情很久了,礦稅由來已久,若是能夠說服皇帝罷黜礦稅,可以大大提升他在士林當中的聲望,有生之年說不定還能探一探首輔的位子。

而要做到此事,最好的時機就是趁新皇登基,立足未穩之際。

所以他這些日子下來,一直在準備這件事情,不僅僅說服了沈鯉和他聯名上書,來說服了兩位重量級的人物。

吏部尚書孫丕揚和刑部尚書蕭大亨!

這二人當中,孫丕揚向來和朱賡交好,說服他並不難,但是蕭大亨就難了,這個老狐貍和朱賡甚至是沈鯉都沒什麼交情,但是他是堅定的反張居正一派。

憑藉著這道關系,加上孫丕揚的遊說,朱賡勉強將蕭大亨拉攏到了自己的身邊。

二閣臣二尚書,足足可以佔到朝廷大佬當中的三分之一,足以稱得上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了。

擺到朝堂上,就是皇帝也不能忽視。

加上礦稅之事本就是朝堂久議之事,他振臂一呼,群臣必有大批響應,到時候即便皇帝不願,恐怕也只能順水推舟。

但是誰能想到,天有不測風雲,這大朝會上竟鬧出了這樣的事情。

孫丕揚被彈劾,無論如何,這個時候是不適合出面的,而蕭大亨那個老狐貍本就是看著孫丕揚的面子,此刻見他不出面,自己也立馬退了回去。

所以朱大人就慘了,錯過了這次機會,在想要等下次,不知會到何年何月,何況若是真的照正規程式來,這道奏疏該由首輔帶領群臣上諫,那還有他什麼事兒啊!

故而哪怕是形勢不利於自己,但是朱賡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站了出來,期望皇帝能夠顧忌一幹朝臣的意願,將礦稅罷黜。

朱常洛當然也不是好對付的,等了片刻眼見無人再站出來,心中頓時瞭然,淡淡的道。

“諸位愛卿請起,礦稅之事還需商議,貿然而決恐同對朝局不利,還是過些日子,等朕熟悉政務之後,再談此事吧!”

不過今天這大朝會,似乎註定了是要有重重意外,朱常洛話音剛落,便見朝列當中再有一人走出,拱手而道。

“陛下且慢,臣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