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暫時和朱常洛沒什麼關系,他更關心的是眼下王道亨所說的事情,要知道,無論在哪個朝代,挪用公款可都不是什麼小事啊!
所謂官銀,實際上就是維持政府部門開支所需要的銀兩,大明朝的稅賦制度和歷朝不同,稅賦收繳之後,有一大部分是直接留在府衙當做官銀之用的,而這部分官銀一般來說是由知府,府同知,府推官共同管理的。
若是劉守友真的敢挪用官銀的話,那可就好玩了!
“舅舅詳細說來!”
朱常洛收斂心神,開口問道。
而王道亨也不拿捏,整了整語言開口道。
“殿下,據老夫打探,這筆銀兩應該是被劉守友擅自挪用給了劉家,因為就在不久之前,劉家曾經和福州府的李家合夥,朝海外偷偷出了一艘大船,當中滿載的都是絲綢布匹,老夫多方查探最後確定,那些布匹幾乎是當時劉家的全部布匹,本該在兩個月前返航,但是不知為何拖到了現在還未回來,想必是那劉家支撐不下,才擅自挪動了官銀救急!”
這也算是解釋的通,大明朝和某個閉關鎖國的韃子不同,事實上在大明將近兩百年的歷史當中,一直和海外有著溝通聯系,鄭和下西洋之事自不必說。
便是在後來因為倭寇之患而禁止百姓下海之後,也僅僅是禁止民間下海,官府還是有部分海運存在的,而至於他這位祖父穆宗皇帝則是全面開放了民間的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
故而海運也就成了商人家致富的一大途徑,而海運的貨物,大多是絲綢,瓷器和茶葉這三樣。
幾乎可以這樣說,絲綢瓷器這樣的東西,只要能夠漂洋過海到達大洋彼岸,立馬就是上百倍的利潤,故而即便大海洶湧,深不可測,但是依舊有無數商人前赴後繼。
只是讓朱常洛沒想到的是,劉家竟然也在這其中摻了一腳,而且看起來,還是泥足深陷的節奏啊!
“不過,那劉家倒真是有膽子,這麼多的絲綢,就不怕回不來嗎?”
朱常洛微微有些感嘆,要知道,按王道亨所說,這回劉家出口的絲綢可是滿滿一大船,這般身家性命都賭上了,就不怕出點什麼事兒嗎?
“殿下有所不知,這劉家遠航賣絲綢不是一回兩回了,以前也出過差錯,但是大都有驚無險,只是這次不知怎麼回事,竟然連著兩個月都沒有音信,加之這秋天一到,百姓們都開始購置冬衣,布匹的需求量加大,所以劉家的存銀大概就不夠使了!”
王道亨對於此間的關節,早已經打聽清楚,微微一笑便開口說道。
朱常洛點了點頭,這倒也是,現在雖然是秋天,但是要不了多久就會迎來一輪布匹的熱潮,畢竟老百姓地裡有了收成,腰包鼓起來了,自然也就該添兩件衣裳了,而劉家出海是在夏天,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剛剛好能夠趕在旺季之前帶著一大筆白銀回來,進而支撐它在這次旺季當中大賺一筆,誰知道這天有不測風雲,這船十有是出事了,即便是能回來也趕不上旺季了。
所以劉家才鋌而走險挪用了官銀……
不過這些都沒關系,劉家的船到底出了什麼事兒,還能不能回來,朱常洛並不關心,他關心的是,那個扳倒劉家的契機,終於來了……
ps:下一章九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