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九章:朝廷罵戰

應該說,趙世卿的出面不僅是朱常洛沒有想到的,也是朝廷眾臣所沒有想到的,而趙世卿的那一番話,更是叫他們大跌眼鏡,當下便有無數的議論之聲紛紛而起。

不同於朱常洛的戲謔之色,朝臣當中更多的卻是不滿,頭前那位宣揚王化之道的鴻臚寺卿更是氣得鬍子都翹了起來,指著趙世卿怒不可遏的道。

“有辱斯文!我大明身為天朝上國,四夷歸附之地,爾身為戶部尚書,卻滿口銅臭,與市井之徒何異?當真不配為聖人門徒!”

面對著這位老大人的喝罵與群臣的質疑,趙尚書不僅沒有後退,反而理直氣壯的道。

“錢糧俸餉,賦稅貢銀,這些庶務本就是戶部職掌,本官身為戶部尚書,怎的就不能開口談論銀錢了?若是人人皆如鴻臚寺卿你這般視錢財如糞土,這朝廷又何必年年撥銀給諸位大人支俸!”

一句話出口,群臣頓時噓聲,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敢再過多議論。

無他,這兩句話,有點眼色的人都聽得出來趙尚書話裡話外的意思。

咱可是捏著你們俸祿的人,都小心著點……

雖然說朝廷俸祿乃是定製,都是按著各人的品級來發放的,但是誰要是真的以為這樣就可以不用在乎戶部了,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因為朝廷的俸祿,從來都不是足額發放的!

這偌大的一個朝廷,有的是用錢的地方,這連年以來,國庫用度都不怎麼足量,全靠著歷任的戶部尚書東挪西借的填補著,而這東挪西借的地方,自然也包括朝廷官員的俸祿。

別以為只有軍隊裡才會拖欠軍餉,朝廷裡拖欠俸祿的時候也多了去了。

若是放在一年前甚至是半年前也就罷了,大家有的是來錢的路子,倒也不大在乎這區區的朝廷俸祿,可誰都知道,今上登基以來,幹的最大的一件事兒就是整頓吏治,手起刀落之下,不僅砍掉了大部分官員的灰色收入,更是連以前攢下的家底兒也一股腦的收走了。

眼下這文淵閣裡頭,靠著俸祿過活的官員,沒有七八成,也有一大半,所以趙尚書這麼一說話,頓時有一半的官員都蔫了。

朝著外邦索要賠銀的確有些失君子風範,可這聖人也說了不是,倉稟實而知禮節,雖然在場沒幾個懂得打仗是怎麼回事的,但是也對天子的燒錢戰術有所耳聞,今上打起仗來,可不是什麼惜銀的主,想必這回趙尚書也是逼得急了,才會放下臉面這麼討要銀子。

寧願犧牲自己的氣節,也要為朝廷國庫討回銀兩,保證朝臣的俸祿,趙尚書這個戶部大司徒也是不容易啊!

一時之間,這殿中竟不少人生出了對趙尚書同情的目光。

“荒唐,老夫在朝十餘年,竟不知你趙象賢是如此貪利逐銀之輩,更兼巧言善辯,蠱惑聖聽,實乃國之大賊!”

眼見得趙世卿一句話便令整個朝堂都轉了風向,他對面的鴻臚寺卿更是怒發沖冠,再也顧不得什麼殿前禮儀,喝罵道。

這一下趙世卿也生氣了,他好歹是六部尚書之一,而且掌管的是排名靠前的戶部,平日裡別說是被喝罵了,就算是被頂撞都是罕見的事兒。

尤其是天子整頓吏治之後,戶部的地位水漲船高,他這個戶部尚書地位直追六部的龍頭老大吏部,已經很久沒有人跟他這麼說話了。

先前趙尚書是敬著這鴻臚寺卿年資頗久,可誰料這個老貨竟然得寸進尺,所以趙尚書騰地一下就火了,冷哼一聲道。

“貪利逐銀又如何?本官貪利逐銀,是為朝廷,是為社稷,是為黎民百姓,總好過鴻臚寺卿你沽名釣譽,不惜為敵國說話,那土默特當初大軍壓境,擅殺大同總兵的時候,你怎麼不去說君子禮義?我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時候,你怎麼不問問他們家中妻兒老小該如何過活?如今戰事已畢,邊境已平,你倒是出來一副君子堂堂的模樣,讓朝廷釋放降軍?你是當真不怕那數千馬革裹屍的將士魂歸故土之時,夜裡會去你府中哭訴嗎?何謂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何謂顛倒黑白,倚老賣老,本官今日真真是見識了!”

應該說,在這朝廷之上,想要走到更高的位置,極重要的一個素質就是辯才,趙世卿能夠走到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嘴上功夫自是不會輸給任何一個人的,只是到了他這等地步,口舌之爭的意義並不大,朝廷大佬們也不大可能因為一個人說的舌燦蓮花就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平日裡趙世卿這等大佬們議事的時候,反倒是簡潔明瞭,不多爭論,頗有一股返璞歸真的感覺。

而且走到他這等地位,總是要講究幾分顏面的,破口大罵著實有失身份,只不過今兒這鴻臚寺卿是真將趙尚書氣著了,一開口就是詞鋒銳利,步步不讓人,說的前者臉色通紅,不是羞的,卻是氣的,指著趙尚書身子都在發抖,忽而轉過身來,一個噗通就是跪倒在地,涕淚橫流。

“陛下,老臣一心為國,卻不料遭此逐利小人張口汙衊,實無顏再立遇朝堂之上,今日掛冠而去,只求陛下莫要被此子矇蔽,行不仁不義之事啊!”

得,老頭子看來是真的被逼的沒辦法了,連掛冠而去這樣的殺手鐧都用出來了。

不過想想也是,這鴻臚寺卿是出了名的老學究,一輩子研究經典,在朝政上也沒什麼建樹,真要是論起朝堂爭鬥來,八個他綁在一起也未必能比得過一個趙世卿,一敗塗地也是常事,只怪他自己急功好利,非要跳出來跟大佬們唱反調,這不是自己找死嘛……

“陛下,老臣一心為國,卻不料遭此沽名釣譽汙衊,實在羞於與此輩同朝為官,請陛下恩準,讓老臣回歸故裡,也好保得晚年清名!”

鴻臚寺卿這麼一跪,趙尚書自然也不落人後,幹脆利落的摘下頭上烏紗跪了下來。

於是紛紛擾擾的朝堂頓時靜了下來,一幹群臣的目光都彙集到了天子的臉上。

而另一邊,原本好好的坐在禦座上看戲的朱常洛表示……

他還沒看夠呢!

都說大明的文官集團是戰鬥力最強悍的文官,真要是罵戰起來,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往常朱常洛只在野史裡頭見到過,真正在朝堂上見到兩個三品以上的高階官員這麼擼起袖子對罵,還真真是頭一遭。

其實打心底裡來講,朱常洛還是很高興的。

至少趙世卿的改變說明瞭一點,那就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還是有用的!

事實上,要是擺在幾年以前,朝廷當中壓根不會因為降軍的問題産生爭議,因為放歸降軍是慣例,也是大明作為大國的泱泱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