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登聞鼓響,誰也別想好過!

這個世界上,強者永遠不會同情弱者,除非弱者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不然的話,就算你是強者手中的武器,也不會得到尊重。

而朱常洛在那些文臣的心中,就是他們和皇帝博弈的武器!

至少在朱常洛的心中,他是這麼認為的,即便他是用外朝的那幫大臣來做威脅,才說服神宗讓自己出宮,但是這本質上都是互相利用而已!

文臣們在意的不是他,而是皇長子的身份,他們需要用國本之爭來維護禮法的尊嚴,來維護文臣集團的利益,來和皇帝做鬥爭!

所以當有另一更加關乎自己利益的事情出現之後,朱常洛對於他們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

秋日的陽光並不溫暖,反而在風中顯得有幾分肅殺。

對於尋常的百姓來說,這不過是尋常的一天,但是對於蠢蠢欲動的文臣來說,這一天卻是決定命運的一天。

三天前,內閣首輔申時行正式上奏請求致仕,皇帝再三挽留之下,無奈準奏!賜太子少師,準乘官驛!

至此,這位毀譽參半的首輔大人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所有人都更加關心的是,這首輔之職將會由誰來接任,而內閣當中的局勢又將如何變動!

首輔者,整個文臣領袖也,雖非宰相,但卻已不遠,毫不客氣的說,申時行的求去,將會給整個朝堂帶來的波瀾,將是無比巨大的,甚至會波及到每一個官員!

千萬不要以為,首輔之爭乃是內閣之事,和普通的官吏沒有關系。

大明朝的文臣集團,每個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的,尤其是自萬歷十四年起,逐漸興起的黨派之爭,首輔之位最後落到誰的身上,將影響的是他背後整個派系的利益,而相應的,和這個派系不和的,有嫌隙的也會遭到打壓,這本是常事!

故而所謂首輔之爭,著實是關繫到每個官員的切身利益!

不過所有人也都清楚,就如銓選繫於吏部之手一樣,閣臣之選,絕大部分要仰仗聖意,尤其是首輔人選,向來是聖心獨斷,中旨任命,這也是中旨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這個時候,大臣們才會認可中旨的效力,畢竟首輔之位,以非人臣之權!

於是就在這個看似平凡的一天,眾臣都接到了訊息,皇帝禦毓德宮,召內閣眾輔臣覲見!

雖然沒有言明是所為何事,但是所有人的心裡都清楚,首輔之位即將選定!

毓德宮中。

雖然神宗一如往常般的嚴肅,但是所有人都莫名的感覺到他的心情很好。

“諸位愛卿平身!朕今日將諸位盡皆召來,有兩件事情,一是元輔為國操勞,如今求去,首輔之職不可空缺!二是商議入閣人選之事!各位先生乃是國之肱骨,盡可暢所欲言!”

開門見山,神宗也沒有多說什麼客套話,直接便切入了正題。

內閣始於成祖之時,自太祖皇帝廢宰相罷中書之後,成祖效仿宋制,令親信之臣入職內閣,授大學士銜,初定五人,但是因為內閣人選很大程度取決於皇帝,故而內閣成員一般有三到六人不等。

就如此時,申時行未去之前,乃是中極殿大學士,次輔建極殿大學士空缺,王錫爵任武英殿大學士,趙志臯文淵閣大學士,張位任東閣大學士,統共四位。

從權力上來說,首輔權力最重,然後是次輔,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最後是東閣大學士。

故而即便是在內閣當中,也是有派系之分的,首輔申時行自成一派不必說,武英殿大學士王錫爵最受皇帝信重,同樣自成一派,而相對的,權勢較弱的趙志臯和張位則是關系親近,勉強算是一派,相互制衡。

而現在申時行一去,三足鼎立之勢不存,自然是要有一番博弈。

“陛下,元輔之任事關重大,不可擅定!依臣之見,為保公正,當以廷推更為合適!”

神宗的話音剛落,文淵閣大學士趙志臯便站了出來,開口說道。

大學士推舉,一般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皇帝已有人選,直接下旨敲定,而另一種則是皇帝心中猶豫不定,所以會命六部九卿當廷推舉,是為廷推!

這種方式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選舉制度,由吏部提名候選人,皇帝認可之後由六部九卿投票決定!

趙志臯素知王錫爵受皇帝信重,所以為了防止皇帝直接敲定首輔人選,所以搶在所有人開口前說了出來。

“皇上,依臣以為,此舉不妥!首輔之職責任重大,如今申首輔已去,朝中大事已經積壓了多日,廷推所需時日甚多,如今朝鮮之役尚未平定,臨近年關,吏部考功,戶部稅務皆是繁忙的緊,若是從外廷簡拔入閣,未免會手忙腳亂,是以臣大膽請陛下聖心獨斷,以定群臣之心!”

這番話卻是王錫爵說的,自從知道申時行有求去之意後,王錫爵就將首輔之位當成了自己囊中之物,畢竟閣臣當中,只有他有這個資歷,也足夠受皇帝信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