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一十六章:諸位先生有何看法?

天子已經召見了葉李方三人?

孫丕揚心中一驚,這可是一個重要的訊息,葉李方三人,乃是帝黨的三大巨頭,也是天子的左右臂助,天子在這個時候召集他們,必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商議,而且這件事情,想必是關繫到整個朝局,需要帝黨發力的事情。

再聯系王安前一句的話,和吏部有關……

孫天官心中隱有明悟,看來天子這次的召見,怕是和這次整飭吏治有關了。

事實上,關於這件事情,孫天官知道的要比尋常的朝臣多,但是也十分有限,出了楊漣的那件事情之後,孫天官心中就一直忐忑不安,為求自保,孫天官確定了追隨天子腳步的基本方針,也恰在此時,天子傳詔過來,言道老首輔舉薦汪應蛟出任欽差。

這道詔諭讓孫天官頓時明白自己該怎麼做,於是汪應蛟才出現在了內閣的候選名單上。

這一點在有心人的打聽之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是唯有孫天官自己才知道,當時前來傳旨的天使,正是眼前的王安王太監。

當時的王太監宣旨之後,卻是並未立即離開,反倒是臉色嚴肅,一副指點江山的樣子,開口對孫天官說,身為吏部尚書,當謹守本分,莫要墮了吏部天官的威勢……

說完之後便徑直離去,讓孫丕揚好一陣摸不著頭腦。

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憤怒,不管他面臨怎樣的困局,總歸是六部之首,吏部天官,這朝廷當中能夠有資格教訓他的人不說沒有,也屈指可數,別說是王安,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親自到了,也要對他客客氣氣的。

但是孫天官終究是官場中人,短暫的憤怒過後,立刻就感到了奇怪,王安的身份不低,但是宦官和文臣向來是兩個體系,他如此居高臨下的態度,而且是對自己這麼一個吏部尚書,難不成是得了失心瘋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再想起當時王安一板一眼的口氣,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代宣聖諭的意味已經呼之欲出了。

如果將這句話看成是皇帝的聖諭,那自然是應當應分的!

謹守本分,這句話其實有意思的很,大多數時候,這是被人警告不要逾越本分的話,但是反過來說,該當是自己的本分的,也不能退……

所以司農寺之行時,皇帝剛一命人宣讀老首輔的奏疏,孫天官便立時如同醍醐灌頂,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身為吏部天官,如何才算是謹守本分,當然是主持好大計和京察,不被別人覬覦,如何才算是不墮了吏部天官的威勢,當然是當仁不讓的和理論上和自己地位相當的內朝元輔互懟!

可以說,正是因為那句莫名其妙的口諭,才有了司農寺之時孫天官強勢的表現。

當然,孫天官也不是平白就冒這麼大的險的,在他看來,天子行事雖然難以捉摸,但總是有跡可循,這一絲痕跡,就是歷代皇帝的共同特點,也是大明朝的衙門架構原則,互相制衡,互相牽制,不會將所有的權力下放到一個衙門。

或許王錫爵的其他提議合乎聖心,但是重內閣而輕六部這一條,只要天子不昏庸,就絕對不會答應的,因為內閣過大的權力,很容易動搖君權的根基,所以孫天官才大膽的賭了一把。

不過直到現在,孫天官也沒有把握好,天子心中對於這次吏治整飭的真正態度,不過既然召集了這麼多的心腹大臣,想必天子還是對此事十分重視的吧。

“多謝公公提醒,老夫記得了!”

行到乾清宮門前,孫天官終於醒過神來,行了個文臣之間才會互用的禮節,開口說道。

按理來說,宮中的事情都是忌諱莫深,似王太監這樣的天子身邊人,很少會透出真正有用的訊息,但是今天王太監著實是給了他不少幹貨。

孫丕揚自然知道,這不是因為那幾張銀票,而是對方有意結交自己,這份人情,不是幾張銀票能夠換的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