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所不知,家祖在永樂年間曾是跟隨成祖皇帝的大匠,蒙成祖皇帝不棄,曾經將一身技藝書寫成籍,錄入永樂大典當中,這一本正是家祖所書的內容!”
朱常洛這才明白過來,怪不得李季如此激動,這玩意雖然不是當初的手稿,但也是當初他家中的先祖所寫,自然是激動的很。
而且按照規制,永樂大典編纂成功之後,其中的內容是嚴禁私自外帶的,所以恐怕就算是李季的家中,也不一定有這部分內容……
“殿下容稟,小的之所以如此失態,是因為先祖這部分手稿當中記載了方才小的所說的神兵之材煉制心得,當初先祖跟隨成祖皇帝,欲要為他老人家打造一把天子劍,故而曾以此手法加工鋼材,雖然最後因故未能成功,但是此法卻是流傳下來。
小的慚愧,從未實踐過此法,不過有了這份先祖筆記,小的的把握定能夠大大加強!”
口口相傳肯定會遺失部分步驟,尤其是在成祖皇帝之後,大明的皇帝鮮少有親近武臣的,李季的祖輩想要獲得鋼材去試驗自然是無比困難。
事實上,這種手法能夠流傳下來已經是殊為不易,想要完全複原出來,沒有個一年半載的工夫想都別想。
這還是在原材料充足供應的情況下樂觀估計。
但是有了這份筆記就大不相同了,這份筆記當中詳細記載了李家祖上的那位大匠鍛造這種鋼材的詳細步驟和其中容易出現的錯誤,有了它在手,李季能夠少走許多彎路,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究複原出這種鋼材。
至於王鐘也是高興的很,他家中雖然儲存有一些典籍,但是遠不如永樂大典當中的詳細完整,有了這部分資料,他的把握也會大大加強!
兩個大匠歡天喜地的退了下去,朱常洛方才重新回到了王座之上。
“趙長史,說說最近本王不在的這段時間,平安府的情況如何吧!”
科研的東西急不得的,他離開了將近兩個月,雖然有七天一次的信件彙報,但是總歸比不上當面詢問掌握的清楚。
“回殿下,您走了不久之後,京城便來了天使,宣旨任命沈同知為新任知府,劉推官為
新任府同知,同時嘉獎有關人等!
劉同知雖然有所怨言,但並未因私廢公,大體上和沈知府合作的還算融洽,如今沈知府已經初步掌控了府城的局面,不過這每旬一次的拜會倒是不曾缺過……”
趙士楨身為長史,自然沒有落下這些東西,沉吟了片刻便開口說道。
朱常洛微微頷,這一點他早有預料,沈宏這個人唯一的缺點是擔當不夠,但是他的眼睛亮的很,將自己的位置也擺的很正。
不過劉夢周的反應倒是讓他有些意外,果真不愧是沈鯉的高徒,拿得起放得下,混跡官場若是連這點胸襟都沒有,他也就趁早致仕吧!
“稅科那邊如今也安分的很,有了沈知府的配合,楊紀善對於稅科的掌控力度大大增強,如今已經初步完成了秋糧的收繳,核算之後便會將詳細賬簿呈報殿下!不過……”
朱常洛默默的聽著,他知道重點來了,平安府的局面雖然大致上穩定下來了,但是並不是鐵板一塊,他離開這麼久,怕是有些人又要蠢蠢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