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雨晴補充道:“我將全程陪同,確保你的安全。同時,這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林暮秋思考了一會兒。參與這樣的國際性任務既令人興奮又充滿挑戰。他了解到的越多,就越意識到源力遺蹟對全球安全的潛在影響。如果他能幫助確保這些古代技術不被濫用,這似乎是他的責任。
“我願意參加,”他最終說道,“什麼時候出發?”
“三天後,”陳總工程師回答,“準備時間不多,你需要立即開始特訓。蘇雨晴會負責這部分。”
會議結束後,一位安全官員將林暮秋帶到一個專門的裝備室。這裡存放著各種特殊裝置,從源力探測器到防護服,再到緊急通訊裝置。
“你需要熟悉這些裝備,”安全官員解釋道,“在實地任務中,正確的工具可能是生死攸關的。”
同時,蘇雨晴和陳總工程師留在會議室進行進一步討論。
“您確定要派他去海清嗎?”蘇雨晴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雖然他進步很快,但國際任務的複雜性。。。”
“正是因為任務的複雜性,我們才需要他的能力,”陳總工程師回答,“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儘快瞭解真實的國際格局。書本知識和訓練模擬永遠比不上實戰經驗。”
蘇雨晴點頭,但表情仍有保留:“我會確保他的安全。不過,有一件事我們需要考慮——自從陽洛事件後,他的能力似乎在加速增長。最新的測試顯示,他的源力敏感度比兩個月前提高了近40%。”
陳總工程師皺起眉頭:“這種增長速度不尋常。可能與斷橫山脈的符號啟用有關。繼續監測,如果有任何異常,立即向我報告。”
三天的特訓如颶風般襲來。林暮秋幾乎沒有時間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密集的準備中——學習海清地區的地理和歷史、熟悉各種裝備的使用、練習在極端條件下的源力控制,甚至包括一些應急醫療知識。
在最後一天的訓練結束時,蘇雨晴帶他去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區域——天機局的檔案館深處。這裡儲存著最機密的資料,普通成員甚至不知道其存在。
“你即將參與的任務涉及泉龍,”蘇雨晴解釋道,同時輸入複雜的安全程式碼開啟一個特殊保險櫃,“你需要了解一些背景資料。”
她取出一本看似古老的手稿和幾份現代檔案。手稿表面覆蓋著奇特的符文,紙張已經泛黃,但儲存狀態出奇地好。
“這是唐代一位道士的手稿,記錄了他對泉龍的尋找經歷。他聲稱找到了它,但因擔心其力量被濫用,只留下了模糊的線索。”蘇雨晴小心翼翼地翻開手稿,“近年來,我們根據多處遺蹟的交叉資訊,推測泉龍可能位於海清湖附近的某個地下空間。”
林暮秋仔細閱讀手稿,發現那些看似艱深的符文在他眼中變得異常清晰,彷彿直接傳遞著意義。這種現象最近越來越明顯——古代文字對他來說不再是死板的符號,而是充滿活力的資訊載體。
“這裡提到泉龍不僅是產生純淨源力的地方,還是古代源力技術的知識庫,”林暮秋指著一段文字說,“作者暗示那裡儲存著天工之書,記錄了最高階的源力技術。”
蘇雨晴點頭:“正是這種可能性讓各國如此關注。如果泉龍真的存在,誰控制了它,誰就可能在源力技術上領先一步。”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變得嚴肅:“不過,歷史上有太多尋找泉龍的人最終一無所獲,或者遭遇不測。無論它是什麼,都帶有某種。。。防禦機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