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國際紛爭(2)

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林暮秋立即感受到一種熟悉的能量波動,比之前任何遺址都要強烈。這裡表面上只有一些殘破的石柱和地基,但能量似乎來自地下深處。

“這裡有強烈的源力反應,”他低聲對蘇雨晴說,“感覺像是某種。。。入口或通道。”

蘇雨晴點頭,指示團隊開始設定裝置,同時裝作普通考古工作的樣子。林暮秋跟隨地質學家沿著祭祀臺周圍走動,試圖更精確地定位能量源。

正當他們工作時,另一支車隊駛入遺址。石井隆一和他的助手下車走來,表情友好但眼中帶著算計。

“多麼巧合,”石井說,“我們也對這處遺址很感興趣。據說唐代有記載,這裡曾經是重要的祭水儀式場所。”

蘇雨晴禮貌但冷淡地回應:“是的,我們正在進行初步勘測。根據協議,這片區域今天應該由我方調查。”

石井做出歉意的手勢:“當然,我們不會干擾。只是想參觀一下,交流一些想法。畢竟,學術合作是這次活動的初衷,不是嗎?”

林暮秋注意到,石井的助手正在用某種裝置進行隱蔽掃描,顯然在尋找能量痕跡。他裝作不經意地移動位置,擋住了對方對祭祀臺中心的視線。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雙方在表面友好中進行著無聲的較量。林暮秋利用自己的能力,悄悄確定了能量最強的位置——祭祀臺下方約三米處有一個隱藏的空間,很可能連線到更深的地下結構。

午後,更多的小組陸續到達。懷特帶領的阿爾戈斯團隊架設了先進的地下掃描裝置,而北熊聯邦的科學家則專注於收集土壤和水樣本,似乎在尋找某種化學痕跡。

“局面變得複雜了,”蘇雨晴對林暮秋說,“我們需要在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加快進度。今晚,我們可能需要採取更直接的行動。”

太陽西沉時,各團隊開始收拾裝置準備返回基地。路上,蘇雨晴透過安全頻道聯絡了張主任,安排了晚上的秘密行動。

晚餐後,研究站內的各小組各自忙碌,看似在整理當天的資料,實則都在秘密準備夜間活動。林暮秋注意到,幾乎所有主要成員都沒有真正休息,而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午夜時分,蘇雨晴悄悄敲響了林暮秋的房門。“準備好了嗎?我們有三小時的視窗期。”

林暮秋穿上了特製的輕型防護服,這種服裝看起來像普通的戶外裝備,但能提供基本的能量防護和體溫調節。蘇雨晴帶領他透過一條秘密通道離開了基地,兩名安全人員已經在外面等候,準備了一輛無標識的越野車。

“其他團隊也已經行動了,”一名安全人員報告道,“衛星監測顯示,至少有三組人馬正前往遺址方向。”

蘇雨晴神色凝重:“看來大家都等不及了。我們必須搶在他們前面。”

車輛在夜色中悄然前行,燈光調至最低。林暮秋能感覺到空氣中的緊張氣氛,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學術競爭,而是一場關乎古代秘密的爭奪戰。

當他們接近遺址時,蘇雨晴指示關閉所有動力裝置,包括手電筒。“從這裡步行,使用夜視裝備。源力感應可能對電子裝置敏感。”

在夜視鏡的幫助下,四人小組悄然穿過開闊地帶,來到祭祀臺附近。蘇雨晴示意大家停下,仔細觀察周圍。

“有人已經來過了,”她指向地面上的幾處新鮮足跡,“至少兩組人,可能是日升研究會和北熊聯邦的人。”

林暮秋閉上眼睛,專注於源力感知。片刻後,他睜開眼睛,指向祭祀臺的一側:“那裡有個隱藏入口,剛剛被啟用過。能量痕跡很新鮮。”

蘇雨晴點頭,帶領小組謹慎靠近。正如林暮秋所說,祭祀臺一側的石壁已經滑開一條縫隙,露出一個黑洞洞的入口。

“他們已經下去了,”蘇雨晴說,檢查著入口周圍的痕跡,“但奇怪的是,這裡沒有明顯的機關或控制裝置。他們是怎麼開啟它的?”

“源力啟用,”林暮秋猜測,“可能需要特定的能量模式或鑰匙。”

安全人員取出探測器,小心地檢查入口處的空氣和能量波動。“安全範圍內,但有明顯的源力場存在。”

“我們跟上去,”蘇雨晴決定,“但保持警惕,優先確保安全。林暮秋,你在中間位置,專注於感知異常能量波動。”

四人開啟頭燈,進入黑暗的通道。通道呈螺旋狀向下延伸,牆壁上刻滿了精細的符文和圖案,描繪著各種水生生物和天象變化。林暮秋發現,這些符文與他之前在古籍中看到的“龍泉”相關記載極為相似。

隨著深入,空氣變得潮溼而溫暖,隱約能聽到流水的聲音。通道最終通向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令所有人驚歎。

這是一個宏偉的圓形大廳,穹頂高聳,中央是一個發光的水池,水面平靜如鏡,散發著微弱的藍光。周圍的牆壁上是複雜的金屬和水晶結構,形成一個精密的能量引導系統。整個空間充滿了強烈而純淨的源力波動,讓林暮秋感到自己的能力被極大地增強。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大廳中已經有人在活動。石井隆一和他的助手正在水池邊緣檢測資料,而在大廳另一側,北熊聯邦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牆上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