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鄙夷程玉蓮的做派,也看不起韓母的色厲內荏,同情羅綺年的遭遇。可是她只是一個下人,本分要服侍好她不喜歡的主子。少說多做,是她在府裡生存的準則。
沒有人給她罵,韓母氣吼吼找鄰居訴苦。窮苦百姓最喜歡聽豪門大宅裡的腌臢事,儘管他們很多知道韓母說的話大半是假的,小半是胡謅的,不妨礙他們聽得津津有味,幫韓母討伐不孝的羅綺年。
程玉蓮乖乖地陪伴韓母左右,一語不發。有人問她是不是真的,她支支吾吾回不真切。不敢說是不能說,眾人腦補。
……
韓鈺、韓傑、韓賢三兄弟在鄉味居辦事。韓鈺負責採買事項,韓傑負責酒樓日常運作,韓傑負責對賬。韓傑伸伸懶腰:“真累,賬冊繁多,看得我頭也暈了,眼也花了,手也僵了,腰也直了,頸也痛了,口也幹了,舌也燥了。再看下去,我要癱了,且讓我休息休息,舒緩舒緩片刻。”
韓鈺:“嗤,你們讀書人話忒囉嗦。想偷懶休息,幾個字了事,說那一籮筐,可以看一頁賬本了。”鄙視他:“手無縛雞之力,百無一用是書生,古人誠不欺我也。”
韓賢:“我也會種地的。”
韓鈺:“嗤,你好意思說,我沒有臉聽。你那也叫種地?哪次不是我們哥幾個重新來一遍,你插的秧苗能活才怪。”
韓賢不知道此中故事,“你們應該告訴我的,我知道了才能改。”
韓傑:“以前跟在大嫂後面諸事順利,還以為做生意容易哩。現在自己來了,才知道里頭的辛苦。不是有本錢有人就能做好的。就像上午那牛二,耍起無賴來我們竟不知應對。要不是袁掌櫃,我們指定賠他不少錢呢。”
上個月有人食物中毒的事情他們也沒有查明白,不由得想到羅綺年處理悅己麻煩時的果斷,比起她來,他們短的不僅是智慧,還有處事的技巧。
一時間,竟有些赧然。特別是韓賢,中舉後自詡清貴才子,待人接物高人一等。文雅的說法是恃才傲物,粗鄙的說法卻是裝模作樣。
這廂,羅綺年她們過得有滋有味。莊子上的婦女們做了新鮮吃食,都端來給她們嚐嚐鮮,羅綺年也回送她們從京都帶來的精緻點心。
這不,她叼著一根紅薯條,聽通運雜貨店掌櫃竇財和隨緣齋掌櫃愈奎的彙報。
這兩家店是她不經意開的,五年前,她擔心韓軒沒有飯吃,千里運糧,隨便拉那邊的東西回中原販賣,不料生意不錯。陸陸續續的,她專門開了一家雜貨店,因為貨物來自天南地北,品種齊全,故起店名為通運。而古玩店隨緣,則隨意多了。
她們不懂古董,估不出價格。看著像古董的東西,她就拿去那裡擺,價錢隨客人出,有緣的甚至免費贈送。然而,連她也沒有料到,利潤最大的,盈利最豐的竟然是隨緣齋。
張桂花和張小鳳早知道羅綺年有個單獨的不跟她們兩房合作的生意,沒想到這兩門生意這樣賺錢。
羅綺年笑道:“狡兔三窟。”
羅綺年對賬不避著她們,是對她們的信任。張桂花沒好氣地點點她的額頭,笑罵:“放心,以前我們不說,以後更不會洩露。”
喜歡農門長媳請大家收藏:()農門長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