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嫌狗憎老十四,這話蘇還丹想不起來是啥時候看到的,只覺得這話用在此時,再合適不過了。
年節後,康熙沒急吼吼的去南巡。
而是搬去了暢春園住。
歷史上賜給雍正的圓明園,這一世也落在理親王手裡了。
皇上住哪裡,哪裡就是政治中心。
皇阿哥和朝臣們,有需求的,都搬來郊外居住了。
宮裡,直親王守著。
康熙五十年的上半年,那也是腥風血雨的調調。
老四找老九幫忙了,一起梳理戶部的賬目呢,查出來一樁滅九族的大案:國庫裡的銀子,被人偷換了一半兒。
這事兒必須查清楚根源不可。
往上好幾代戶部尚書,全都遭殃了。
被偷換的銀子找回來不算,又查抄了好大一批權貴的家底。
蘇還丹聽老九說,康熙沒想到朝臣們的膽子居然這麼大,敢偷盜國庫,氣的又吐血了,身體這回是真的不大好了。
老九很擔心他老子,甭管多好怕自己的皇帝老子,老子當皇帝,跟兄弟當皇帝還是不一樣的。
蘇還丹就撇嘴了,哪朝哪代都少不了這種貪婪的國之蛀蟲,不是所有人當官都是為了天下、為了百姓的,百分之九十的人當官,為的就是個人利益。
從哪個方向貪錢不是貪?只要你們沒反應過來,我能把國庫偷幹淨,有這種思維的官員不在少數,區別只在於,有人行動了,而更多人不具備偷盜的條件。
“家裡準備起來吧,下個月老爺子要巡幸塞外,咱們家都去。”老九真想去勸一勸老爺子,身體不好,好好養著,別折騰了,可惜他不敢。
理親王就敢,他如今這樣子,還有啥不敢的?
“等您身體好了,再去也不遲,兒子的意思,讓蒙古親王來京城更合適,不能每次都是您去遷就他們。”理親王是真覺得安撫蒙古的方式,用不著當皇帝的親自去草原,說好聽的,是禮賢下士,說難聽點兒,不就是示弱嗎?
可早前這個規矩是孝莊定下來的,如今太後還活著,康熙又想當個孝子……
理親王有些理念跟他皇阿瑪是真的大不相同。
康熙最終也沒去成,因為他三次吐血後,別說上朝理政了,就是想自己動手吃飯都難了,康熙癱了。
第三次吐血的起因還在老十四身上,老十四鬱郁不得志,一副誰都對不起他的模樣,見了已經成為答應的親額娘也是這副嘴臉。
烏雅氏本來就因為孃家的事兒,又氣又怨,身體不是很好,結果又被小兒子日日埋怨,了無生氣,吞金自盡了。
老十四逼死了親額娘,這種不孝子,康熙可不是又被氣吐血了嗎
蘇還丹都傻眼了,老十四是真牛掰啊,接連能把康熙氣吐血兩次?
那康熙會退位嗎?
“會,寢宮我們這些皇阿哥雖然每天都能進去,可老爺子只讓老二守夜。”老九心底怪不是滋味兒的,臨了了,還是老二繼位。
他還好說,只要不是鬧得不愉快的老八上位,誰上去都成,跟他妨礙不大。
可老大那邊兒呢?
直親王可比老九想的要豁達,這一回是正經公平較量過了,他擅長的,老二都懂,他不擅長的,老二精通,輸了,他也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