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鬼子炮兵反擊,鄒俊傑帶領的十幾個人早有準備的躲進臨時挖掘出來的貓耳洞。
貓耳洞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炮擊工事,我軍曾在邊境戰爭中廣泛使用。
這幫傢伙們更是把貓耳洞給發揚光大了,還給貓耳洞裝了‘門’,防炮效果更上一層樓,比躲進烏龜殼裡都安全。
這裡所謂的門就是隨便找一塊堅硬的遮擋物,有的戰士使用機槍防彈板,更有個戰士跟老百姓借了個大鍋蓋,人躲進去,拽著鍋蓋往洞口一堵,OK,炮彈碎彈片和被炮彈迸飛過來的磚頭瓦塊就全都擋在貓耳洞外面了。
南方人應該沒見過北方農村使用的那種大鍋蓋,北方的大鍋蓋是用厚實的木頭打造,沉著呢,拿著當盾牌擋子彈都成。
現在也很少見了,就算還有用大鐵鍋的,也都大多換成了輕便的金屬鍋蓋,是方便了,但是總感覺少了那麼點感覺。
小時候放學回家,在院裡就聞到香味,竄進屋第一件事就是掀鍋蓋,看看今兒吃啥,當看到那一鍋金燦燦的貼餑餑熬小魚,口水嘩的一下就下來了。
貼餑餑熬小魚,想死我了
擦,簡單說說貓耳洞還能接受,咋連貼餑餑熬小魚都出來了。
(老三:為了灌水我容易麼?嗯?-_-||)
牛十三跟鄒俊傑擠在一個貓耳洞中,看著鬼子打過來的炮彈把水坑炸得泥土翻飛,忍不住哈哈笑道:“小鬼子火力還挺猛,過癮啊。”
鄒俊傑擠開牛十三,從揹包裡取出一個潛望鏡伸了出去,觀察了一會兒,在通話頻道中命令道:“鬼子從兩翼包抄上來了,大家先不要動,放他們走近點。炮兵自由活動,瞅準鬼子炮火間隙反擊。”
其實從鬼子炮火落地爆炸後,就有戰士迫不及待的鑽出貓耳洞取出炮架上了。
不管是式山炮,還是0迫擊炮,都是兩個人一組,一個負責瞄準,一個負責裝彈,尤其是迫擊炮,最多十秒鐘就可以打出一炮,兩三炮後,收炮再次躲回貓耳洞,等著鬼子把炮彈打過來。
00米,夠小鬼子跑一會兒的,這段路程他們這門炮最少可以發動十幾輪攻擊,就算一輪攻擊只能炸死炸傷十幾個小鬼子,那也能消滅兩三百小鬼子了。
等小鬼子跑到了,還有幸運大禮包要送給他們。
那些從兩翼包抄上來的小鬼子玩家,一個個累的跟傻狗一樣呼哧呼哧直喘。
八嘎他孃的呀路,這個距離,手中的武器夠不著啊,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憋屈仗都是這麼打的。
小鬼子們呼哧呼哧,好不容易跑進八百米距離,這時,一架水偵從市區方向飛過來。
這架水偵看到地面上發生了大規模戰鬥,一頭就飛了過來。
等到看清地面上正在發動攻擊的是小鬼子,飛行員二話不說從揹包裡取出來一枚碩大的炸彈,對著地面上鬼子最密集的地方就扔了下去。
確實是碩大的炸彈,碩大到,小鬼子都沒見過有這麼大的炸彈。
炸彈呼嘯著向鬼子們頭頂落了下去,聽到炸彈尾翼破空聲,地面上的小鬼子急忙抬頭看去,當他們看到頭頂落下的那枚碩大炸彈時,登時驚得七魂出竅。
這顆大炸彈太特麼嚇人了,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炸彈?
這不得有000公斤裝藥量?
這是想要把我們炸成渣渣灰麼?
(渣渣輝:我懷疑你在說我,但是我又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