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垃圾場,鑑定民用3型手機。”
“隨著聲音的落下,一道光柱出現在手機之上。
民用3型手機,雖然外形和民用1型手機差不多,可是,不管是智慧還是別的,都不是民用1型手機能夠相比的。
同時,民用3型手機,看上去也比民用1型手機嶄新一些。
可是,卻又不像民用7型手機那樣,連開封都沒有開封。
經常玩手機的人都知道,嶄新的手機裡面,除了一些基本的功能之外,根本就沒有別的附加的東西。
只有使用過一段時間的手機,裡面才會擁有很多的東西。
不管是歌曲還是電影,又或者是遊戲等等,才會出現。
雖然歌曲、電影甚至是遊戲都會很單調,完全符合單一的個人習慣,可是,這些東西,只要不是地球上有的,那麼就會有大用處。
其他的不說,單純的從一部手機中儲存的歌曲的型別,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習慣。
從而能夠推測出另一個星球中,那些生命體到底是什麼基礎。
是碳基生命,還是矽基生命,甚至是資訊生命。
碳基生命很簡單,是所有生命中,等級最低,也是最容易產生生命的形態。
矽基生命是相對於碳基生命而言的。
矽基生命是碳基生命以外的生命形態,這個概念早在19世紀就出現了。
1891年,波茨坦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儒略申納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探討了以矽為基礎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大概是提及矽基生命的第一個人。
這個概念被老鷹國化學家詹姆斯·愛默生雷諾茲所接受,1893年,他在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的一次演講中指出,矽化合物的熱穩定性使得以其為基礎的生命可以在高溫下生存。
約翰·波頓·桑德森·霍爾丹提出在一個行星的深處可能發現基於半融化狀態矽酸鹽的生命,而鐵元素的氧化作用則向它們提供能量。
所以,在能量上,矽基生命存在的必要性就已經成立了。
沒錯,咱們地球上的生命,生存需要能量。
想要活下去,就需要食物,這些食物都是碳基生命。
從物質組成上看,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具由基本相似的物質組成基本上都由碳、氫、氧、氮、磷、硫、鈣等元素構成。
這些元素相互結合,構成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生命小分子;這些小分子再透過特殊的方式相互結合,形成蛋白質、核酸、多聚糖和脂類等生物大分子。
這些大分子,就是生命生存需要的能量以及物質的來源。
這些食物對於地球上的碳基生命來說,就好像是鋼鐵對於矽基生命來說一樣。
當然,這只是咱們的猜測。
具體是否存在矽基生命,以及,矽基生命如果真的存在的話,他們到底食用的是什麼,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至於是否有矽基生命的存在,秦楓一直堅信是有的。
就算是沒有得到位面垃圾場之前,秦楓就相信,在無盡的宇宙當中,是存在外星生命的。
至於是否和人類想象中的一樣,又是大腦袋,又是小身體的,卻不一定。
就比如月球。
人類的形態是碳基生命,在太空中不能生存。
可是,如果是別的形態呢?
比如資訊流的生命,別說是在太空了,就算是在太空的太空中,也能生存。
別說什麼氧氣不氧氣的,也別說什麼重力不重力的,都無所謂。
因為,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重要。
就比如很多厭氧生物一樣。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