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封了國公,又枝繁葉茂,真真是鐘鳴鼎食,家族興盛。
原這大家都是這麼說,只是這嫡枝不旺,倒是一樁憾事。後得一嫡子,就是那賈侯爺,真是萬幸。只是這小侯爺也頗為艱難,打小怕是養不活,在那寺裡養了替身,這麼著到了歲數,娶了那忠靖侯的史家小姐,乃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合該是美事,誰知這三五年的,也不見繼承。
前頭據說有幾位小姐,後頭再是沒有了。這難得有了位小公子,看著穩穩當當的入了譜,誰知就出意外了。
這外地才來的漢子原也是知道當朝有四王八公,卻不知這些內情。他在鎮上也是能耐人,卻又哪見過這陣仗。心裡卻想,這貴人都得過什麼樣的日子啊,夢裡也想不出來啊:“這富貴人家倒多是子嗣艱難。”
那說書先生,一天也就兩場,這會嗓子都幹了,自然就歇了。因此聽得中年漢子的話,整個屋子都嘈雜了起來。諸多猜測皆有,倒是不值一提。
只那二樓雅間,有兩位公子,不衣裳身段,只說這相貌,已是人上人,這會倒也皺起眉道:“羽兄,這聽了一大會兒,聽出什麼來了?”
“小六六啊,早年聽家裡老人講,日子也是確實難過,如今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百姓的日子好了,這才有今兒個大家在這兒聽閒篇。”羽墨對這些人並未動怒,這堵不如疏,皆是無關痛癢。
“全賴當今英明,”好你個正人君子,我想同你說老賈家的□□,你竟然這麼正兒八經。還叫我六六,不就姓柳行六嗎?“我這說老賈家呢,倒是亂的緊。”
“當今自然是英明,你也別插科打諢了,今天還有正事要辦,你可別貪熱鬧。”說著,羽墨用扇之輕敲柳諺,起身闊步就往外走。
柳諺抽抽嘴角,快步跟上,嬉笑道:“都這點了,咱們何不去他家蹭頓飯。”
“那還不快走。”
說著,兩人一道從樓上走了下來,嘈雜頓時一肅。瞧這兩人姿儀皆是不俗,有那外來的,眼都不帶錯盯著,另一些人則是瞥了一眼就轉開了,同時還暗暗提醒同桌別多看。
這京城呆久了都知道,眼珠子也得管好,不該看的別看,一不小心,這眼珠子就沒了了。
三皇子終究勝了一籌,越過年長他幾個月的二皇子入主東宮。太子大典一過,二皇子封為謙親王。一個謙字壓的二皇子夢碎,再無迴旋餘地。
有輸自然有贏,當今的身體每況愈下,二皇子一派越發坐不住了,自立太子以後,賈赦瞧著府裡的禮單越發厚重,就知道賈家這次站隊成功了。
入秋的第一場雨剛過,天未涼,反而越加悶熱。立太子之後想走賈家路子的人絡繹不絕,就連賈赦也免不了一場應酬。
午後,儒學先生布完課業,賈赦扇了扇風,瞧著外頭烏雲聚頂,心裡莫名煩躁。
“該教的為師都教了,往後還得看你自個了。”呂攸既得意學生天資聰穎,又失落自己再無學識可授。比起書香世家的底蘊,他還是差了些。
“先生,此話何解。”賈赦一愣,先前聽賈代善幫呂先生的兒子謀了個官職,卻未曾說起辭館之事,聽著意思,竟是要走。
呂攸輕輕一嘆:“承蒙賈府恩德,本不應該辭館,只是為師並不如那世家,科舉授業已教無可教,如若再待在賈府,只怕誤了你。”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他也是鼓起了很大勇氣,卻奈何他也不過進士出身,還是個半道的官,賈家的繼承人只怕學的不止他這一身科舉知識。他有自知之明,又何必誤人子弟貪戀賈府庇護。
賈赦同呂先生相處時間最長,老頭子為人通達豁朗,他學到的可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比書上更寶貴的東西。
如今人要走,賈赦也不願看著敬重的先生在賈府孤身一人,先生回家享天倫之樂,也是應有之義。
喜歡紅樓生涯之賈赦請大家收藏:()紅樓生涯之賈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