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了詭異的軟劍,韓信受傷的次數開始減少。他憑藉著通玄道兵君凰劍的兵器之利,逐漸壓制下了孫正聽。
沒有了荒槍加持,韓信現有的水準只是下位地之霸者,能夠壓制面前的孫正聽已經是很不錯的戰績。
孫正聽乃是中位地之霸者,就算是韓信手握通玄道兵,想要殺死對方,也十分困難。
因此打到後邊,雙方自然而然就停手了。誰也奈何不得誰,只能停戰了。
但是這一戰,落在戰場雙方的眼中,都是韓信勝了。
開場的三槍,打得孫正聽毫無反抗之力,打得孫正聽吐血。就算是後邊的戰鬥,也是一直壓制著孫正聽,勝負一目瞭然。
孫正聽也巴不得停手了,他猜測韓信用那杆可怕的長槍應該是有所限制。他擔心繼續纏鬥下去,對方的限制解除了,自己可就真的要被活活砸死了。
玄意陣前的交戰停止了,遙觀兩位玄意戰鬥過的地方。除了開始打出來的大坑和韓信砸落的大坑之外,還打塌六座山,方圓數十里到處都是坑坑窪窪。
這就是,玄意。
接下來便是兩軍交戰了,除卻最後的決戰,韓信和孫正聽這兩位玄意,基本是不會再出手了。
孫正聽正好藉助這段時間進行養傷。
然而,韓信卻不打算留給孫正聽養傷的時間,他不知道孫氏對自己是什麼態度。是必須滅掉,還是要維護顏面。
若只是維護顏面,其實他也沒必要和孫氏死磕。這一戰過後,晉商帝的五品冊封禮下來,孫氏身為朝廷重臣,必然要顧及晉商帝的面子。
韓信沒有造反什麼的緣由,孫氏有了這一次的三百萬大軍征討,也不好再做什麼法了。
這三百萬軍,算是晉商帝給孫氏一個面子,加上當時瀾州府君求助,權當是援助去了。
若是必須滅掉,那麼韓信只能選擇死磕。到時候自己的五品冊封可能會因為孫氏的干擾而下不來,到時候自己就是個亂臣賊子。孫氏必然會再次派兵,現在自己能殺一個,將來就少一了敵人。
韓信的選擇是,任何事情,先以最壞的結果作打算。
戰事如織,法形將領們、官員們、謀士們都在議事帳內如火如荼的商量戰事。
反觀孫氏的營帳之內,就太輕鬆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孫長銘一人拿主意,所謂的謀士團只是聽聽孫長銘的分析,根本說不出半點意見。
差距,他們和孫長銘之間巨大的差距。
孫長銘隨口的策略,便能讓瀾州這邊全員頭疼不已,無法商議出什麼應對之策,節節敗退。
短短半個月的交鋒,瀾州軍已經摺損了近十五萬,而孫長銘才六千。
這巨大的落差,將韓信陣前勝利激發的軍心,幾乎要用的透支了。
兵法,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有時候瀾州軍用了相當不錯的計策,可是一到戰場上,便顯得錯漏百出。
歸根結底,瀾州這邊的都是江湖人,江湖的謀略用在戰場上必然有奇效,但是,得用兵法的方式表達。
他們做不來。
喜歡太虛禁區請大家收藏:()太虛禁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