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54 機遇

可是,好奇歸好奇,盡管眾人看到了蜂窩煤燒水做飯的奇妙作用,但是,真正要購買的時候,大家都是一再的謹慎,這也是人們對不熟悉的新事物的本能反應。

因為,蜂窩煤銷售的物件是廣大市民,絕大多數人都是生活貧苦的底層民眾,很少有人敢於貿然花錢購買一樣自己不熟悉的物品來代替已經用了千萬年的東西。畢竟,蜂窩煤不是不可替代品,沒有蜂窩煤之前,人們燒木柴生活做飯上萬年了,而且這些柴火可以自己上山去砍,沒有必要花錢買煤來燒。

而那些有錢人家,出來採購的都是下人,他們更加不太可能自作主張買煤回去燒火。

因此,穿越眾開業第一天盡管搞得熱鬧非凡,實際上卻賣不出一個煤爐和蜂窩煤。

當天晚上,大家集中商議對策,都認為蜂窩煤的價格並不算高,一錢兩個煤球,五口之家一天用四個煤球足夠做兩餐飯加燒熱水,一個月只花六十錢。而如果自己砍柴來燒,一個月大約要用五六天時間砍柴,相當於花費一百錢左右成本。如果使用煤球,砍柴的時間拿來織布或者打零工,效益肯定更好。

那麼,市民不敢購買蜂窩煤的主要原因,除了對新生事物心存排斥之外,大概是因為煤爐太貴,一個煤爐一百錢,大家不知道買這個煤爐回去燒煤劃不劃得來,暫時徘徊觀望。

最後,何超遠提出了“每日前十位客戶免費贈送”和“買煤球,送煤爐”的兩套促銷方案,最終得到大家的認可。

次日,煤肆一開市便掛起木牌,上面書寫兩行字,分別是:“日贈前十戶煤球十煤爐一”“購煤球百贈煤爐一”。

壽春市民紛紛圍觀:“哇,每天免費贈送前十戶十個煤球一個煤爐,趕緊排隊去,快快快!”

瞬間,煤肆外面便排起了長龍,何超遠、馮落落和另外幾名前來幫工的同學給前十名客戶每人贈送十個煤球和一個煤爐,還一一交代他們怎麼使用,獲贈的市民高高興興提著煤爐和煤球回家去試用。

那些輪不到贈送的人,有的打算明天早上趕早前來排隊,比較有錢的人,覺得反正買一百個煤球贈送一個煤爐,何必為了節省這幾十錢,每天早早來排隊,而且人山人海的,未必能排得上,於是有些人就掏錢買了。

次日一大早,市場一開門,又是一大堆人爭先恐後地跑到煤肆前排隊,如此十來天,免費贈送和買煤球贈送出去共有四五百個小煤爐,意味著壽春城有數百戶家庭已經用上了蜂窩煤。

試用過後,大多數市民發現,使用蜂窩煤果然比燒木柴劃算,不但經濟上劃算,而且不會産生濃煙,也不用時時坐在旁邊管火,更不用擔心火災。這些人家成為了活的廣告宣傳員,很快前來購買煤爐和蜂窩煤的客戶越來越多,煤肆也就慢慢取消了贈送,恢複正常的銷售。

壽春商人無法生産蜂窩煤,但是,他們得到了小煤爐樣本,可以按照它的樣式生産煤爐,很快市場上便到處有小煤爐賣,小煤爐的價格和利潤變得越來越低。穿越人的煤肆便只管銷售煤球,不再生産煤爐銷售。

一個月左右,煤肆生意上了軌道,店裡只有幾名僱員負責銷售,何超遠只需每日前來視察和對賬。自從聶帥把三名小混混的手指砸爛之後,壽春市場裡的小混混再也不敢來惹穿越眾。周邊縣城的商人如果想來進貨煤球去賣,何超遠便讓他們直接到煤場跟陳至罡洽談,從此,穿越人的蜂窩煤便從淮西湖裝船進入淮河,銷往淮河沿岸各縣,生意規模不斷擴大。

煤球的生意越來越好,穿越眾的日常收支從一開始只有支出,漸漸變成收支平衡。等到煤肆開張兩三個月後,開始出現了盈利。

雖然收支逐漸趨向平衡,但是,吸取上次的教訓,穿越眾仍然不敢貿然僱傭大批僕役進入懷德坊。況且,如今坊內的醫學研究室裡儲存有人體標本,如果再有幾個臥底潛入坊內,被他們發現人體標本,那就糟糕了。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損毀屍體是對死人最大的淩辱。如果被古人知道穿越眾曾在家裡解剖過死人,並且把人體器官醃臘起來儲存,只怕所有穿越人都被愚昧的民眾當做惡魔消滅。

所以,自從有了人體標本之後,穿越眾對懷德坊的防範措施做得更加嚴密了。

此時穿越眾來到漢末已有三個月左右,大多數穿越人已經完全掌握了淮南話,雖然說話時還不太正宗,但是基本上可以完全聽懂對方的意思。不過,大家仍然跟隨呂楨繼續學習漢代官話。

漢歷八月下旬,季龍突然收到橋蕤的書信。信中說安風縣已經徹底安定,廬江太守府正準備搬回舒縣,太守羊續卻突然接到朝廷急徵,命他進京接受新的任命,橋蕤即將和羊續赴京接受新職。

信中還提到,羊續向朝廷奏報了穿越島民的來歷和穿越島民斬殺戴風的事情,朝廷核準了羊續對穿越眾的賞賜和安置方案。

穿越眾早已對羊續的歷史倒背如流,大家都知道,此時南陽郡正在發生黃巾餘黨的叛亂,南陽太守被叛軍殺害。羊續此次進京就是準備接任南陽太守,前往南陽平叛。

“兄弟姐妹們,我們的機會來了!”季龍在大廳內向全班同學通報書信內容後興奮道。

“什麼機會?”眾人莫名其妙。

季龍道:“迅速發展壯大的機會。”

大家一臉懵逼地望著季龍。羊續離開一百多裡外的安風縣,去到一千裡外的南陽郡任職,等於說穿越眾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保護傘,按理說大家應該感到危機來臨才對啊。

過一會兒,吳君寧笑道:“羊續走了,我們可以去佔領安風縣了?”

眾人一陣爆笑。

“我不是開玩笑,”季龍一本正經道:“我先問問大家,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速度發展,我們擁有上萬士兵用以自保,大家估計要用多長時間?”

“可以算一下,”李雲英道,“一萬士兵,按照一人一年薪水、武器裝備、服裝等各項開支15000錢計,需要每年賺1.5億錢。我們最有可能賺錢的專案一是煤炭,二是糧食,三是鋼鐵,四是玻璃,其他都只能掙小錢。比如肥皂靠豬油是沒法大規模生産的,只能等到將來採用化工生産,那恐怕得好幾年之後。”

王詩星道:“糧食産量,按照劉伯的估計,一年兩季至少可以翻三倍産量。原來畝産2石左右,我們可以做到6石,除去一半留給佃農,我們每畝剩3石,4200畝共得到糧食12600石。這些糧食還不夠劉伯養豬之用,哪有餘糧出售。”

何超遠道:“我們雖然坐擁淮南百億噸煤礦,挖一千年都挖不完。但是壽春周圍一百公裡範圍內人口大約一百萬,就算三年內我們能拿下一半的人口使用煤球,一年也不過賺到一千萬錢,距離一億五千萬差太遠了。”

王嬈道:“沒錯,只有利用煤炭發展起化工行業,這些煤炭才能真正體現價值。但那需要多年研發才行。”

何超遠道:“玻璃還需要數月時間研究,研究成功後市場化也需要一段時間。比如玻璃工人至少需要培養一年才能成為熟練工,那要規模化生産也得一年多兩年之後。”

李雲英道:“玻璃不是生産生活必需用品,做得再好一年掙千把萬到頭,只有鐵器和糧食這兩樣市場潛力無限廣闊。如果我們擁有十萬畝土地,一年分成收獲三十萬石糧食,那就是六千萬錢。可我們去哪裡找錢購買十萬畝土地。”

王詩星道:“看來兩三年內要做到一年掙一億多錢,這個小目標還真不容易實現。”

姚江山道:“鋼鐵倒是可以比較快速掙錢,可惜我們沒有鐵礦資源,靠購買鐵礦很難提高産量和利潤。”

“誰說沒有鐵礦資源,”伍東海道,“安風縣西部地下埋有幾十億噸鐵礦,你們都忘記了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