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將那些理論公式全都背下來,才能在姜鹿溪幫他講解的時候事半功倍。
不過程行剛背了一會兒,鄭華便走進了教室。
然後他給程行還有姜鹿溪安排了一個任務。
那就是距離高考就只剩下最後一個月的時間了,鄭華讓他們做一期黑板報,一期可以鼓舞人心,讓所有人走進教室,就能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的黑板報。
當然,時間不用太急,只要在週四的時候畫出來就行。
而且這期黑板報是不需要參加任何比賽的。
往年每次快到高考時,每個班級裡都會有這樣的黑板報。
因此模版很多,並不會太難畫。
這天晚上晚自習放學,他們自習一會兒後,程行跟姜鹿溪便拿著粉筆和橡皮擦來到了教室後面,姜鹿溪用橡皮擦將上一期關於春天的黑板報給擦掉了。
這一期黑板報也是他們做的。
上面還有程行所寫的韓偓的一首詩。
這首詩不僅是一首冷門詩,就連詩人都是一個冷門詩人。
韓偓這個詩人,別說是學生,就連許多老師都沒有聽說過。
程行所寫的,是韓偓的《三月》。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程行只寫了這首詩的前四句。
他們做這期黑板報的時候,那時候還是農曆三月的時候。
程行很喜歡這首詩裡的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這句詩的意思是三月是四季中最美好的時光,但它卻過去後就再也回不來了,只有少年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這是韓偓老年所做的一首詩。
如今的程行,最懂他這句詩的意思。
只有少年時的春光才叫春光,老了的春光只有回憶。
三月時這篇關於春天的黑板報,是需要參加一中評選的。
而程行與姜鹿溪的這篇《三月》,是上個月一中一學期兩次的全校黑板報評分第一,在沒有那種幾校聯合的大型賽事,一中的黑板報每年都會舉行四次大的黑板報比賽,每次比賽的主題,都是一年的四季,上半年的春夏,下半年的秋冬。
經過這大半年的時間變化,姜鹿溪發現程行的字越來越好看了。
去年那次黑板報比賽,程行的字還沒有多好看呢。
但現在卻已經愈發好看了起來。
正如他的人一樣。
最開始的程行,絕不是她相處之後想象當中的那樣。
在去年秋天之前,程行在她心裡的印象都是極壞的那種。
與之,能避就避,避不了,也儘量不要與他扯上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