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成績公佈

他以白居易《放言五首》中的草螢有耀終非火為開篇。

向人們講述了,草螢有火卻非真火,露珠有珠卻非珍珠。

這是一個典型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句子。

緊接著下面,他又用了蘇軾的“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事物本沒有什麼大小之分,如果從物體的內部去看,沒有什麼物體是不高大的。用這個典不算絕,絕的是程行用了這個典之後的論證。

他以雞蛋,從外面破殼是食物,從裡面破殼是生命,正好完美的去論證了蘇軾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雞蛋是小,但從裡面破殼而出的生命,不高不大嗎?

還有比生命更高大的東西嗎?

而且,這不是一篇提前就準備好的文章。

要是一篇花費了很長時間寫出來的文章也就算了。

這是一篇期末考試時即興發揮出來的文章。

程行是不知道這次期末考試作文題目的。

這就相當恐怖了。

用詞華麗,文采斐然也就罷了。

用典論證都這番完美無缺。

程行這是在用古人之觀點,論今日之證。

所以,這篇文章,算是程行把炫技玩到了極致。

議論文,就看觀點和論證夠不夠好。

觀點無可挑剔,論證完美無缺。

再加上文言文和典故的完美運用。

隋東是不敢給這篇文章隨意打分的。

這篇文章註定又會在省文化報上刊登。

他到時候要是給少了,可頂不住外界許多人的口誅筆伐。

而且,他也不想給少。

要是真按他的來,他直接給滿分。

關鍵是上次月考孔林說了不準給滿分。

至於扣零點五分。

這零點五分,隋東都不敢扣。

因為程行這篇文章根本沒法去扣。

隋東只能拿著試卷來到了孔林面前。

“孔組長,我這有篇作文,不知道該怎麼打分。”隋東走過去說道。

“程行的?”孔林問道。

孔林算是發現了,從這學期開始,這種事情幾乎每次月考都會遇到一會兒,每次高三的語文試卷改卷,總會有一個老師拿著作文試卷走到他的面前,說上一句,孔組長,我這有篇作文,不知道該怎麼打分。

“應該是。”隋東道。

孔林拿過試卷,他沒有先去看作文,而是看了看程行試卷上的字型,說道:“這字型,果然是他的,字竟然也比之前越寫越好了。”

孔林將試卷翻到作文上,笑道:“我剛剛還在想呢,認識程行字型的老師也沒有很多,我們試卷上又看不到學生的名字,會不會有老師在改程行試卷的時候,只看前後一兩段話,把他的作文給漏掉。”

“現在看來是漏不掉了。”孔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