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
封樂蘭抿著唇笑了一下,她的二哥和二嫂成親一年多了,還這樣和和美美的,真好啊!
兩個人說著閒話,一邊消磨時辰一邊等封寒笙中午回來。
就在這時,紅梅手裡拿著幾張紙走了進來,為難的看了林詩茵一眼,“姜家、趙家、陶家、王家、李家、孫家等給夫人送來了生辰賀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送賀禮多正常的一件事啊,紅梅怎麼滿臉的糾結?
封樂蘭不解的看了她一眼。
林詩茵接過禮單看了一眼,隨即眸色微沉。
封樂蘭注意到了,好奇的探過頭去,然後發出一聲“嚇”的聲音,驚訝道:“他們也太大手筆了?圖的什麼呀?”
封寒笙推行的種種政策多多少少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再加上封寒笙他們初來乍到時對方使的絆子,彼此互為仇敵還差不多,怎麼會這麼大方。
林詩茵不知道。但是她知道這些豪紳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既然這樣大方,肯定有所圖。
她以手托腮想了一會,突然眼睛亮了一下,對紅梅招招手,湊到她耳旁小聲的說了些什麼,然後就見紅梅也眼睛亮了一下,臉上的表情越發的欣喜,最後點點頭,歡快的跑了出去。
前院正在練武的王有根得了紅梅的轉述,點點頭,趕緊往知州府跑去。
然後,午時剛過,那些送了禮之後密切關注知州府動靜的豪紳們,氣的午膳都吃不下去了。
知州夫人過生辰,而眾位豪紳世家都送上了價值連城的禮物,讓知州夫人深感惶恐。
而後,她想到了在去年的天災中沒了父母而流離失所的孩子和失去子嗣的孤寡老人們,雖然孩子中年紀小的都被送去了育養院,老人們也都在育養院被奉養,平日裡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但是,知州夫人心善,想為他們添置一些炭火和棉衣,能讓他們撐過餘冬。
於是,這些賀禮被換成了銀子,然後變成了一車車的糧食、藥物、炭火、棉衣和筆墨紙硯被送到了育養院,以妥貼的照顧著老人和孩子們。
豪紳們給知州夫人送了禮物是想要她吹枕邊風的,各家為此連珍藏的海外珍品等物都拿出來了。
結果知州夫人倒好,直接將這些東西換成了糧食等物,捐贈給了育養院,還大張旗鼓的在下午百姓們幹完活歸家,官吏們放班的時候成車成車的送過去。
這視覺震撼力十足,讓台州百姓誰不誇讚知州夫人慈善?
拿著世家的東西,給自己做了臉面和人情,怎麼可能不讓他們氣的吐血。
晚間封寒笙回來之後,對林詩茵下午的舉措大加讚揚,陪著她吃了一碗長壽麵之後,回到屋子裡親自伺候她洗漱、擦頭,貼心的不得了。
除了晚間他有些過分之外,得了名聲又被伺候的舒服的跟個小貓餅似的林詩茵只覺得這樣的日子真的太棒了!真希望一年多過幾次生日。
……
台州知府夫人的名望越來越大,百姓們提到她那絕對是人美心善的代名詞。
而就在二月初,天氣微微轉暖的時候,楊樹那邊興高采烈的前來稟報,之前移植的黃枇樹熬過了寒冬,並且順利的長出了花骨朵。
林詩茵和封樂蘭還記得黃枇的滋味,便是趁著有時間,連忙去了桔子山。
楊樹比之前看著要黑上一些,人也幹練了許多,看到林詩茵之後,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白白的牙齒都露出來了。
林詩茵和封樂蘭跟著他往栽種黃枇的地方走去,半路上剛巧路過了圈養走地雞的地方,只見一個大一個小兩個圈子用木欄杆隔開,因為欄杆比較高,母雞撲騰著翅膀也飛不過去。
兩個圈子裡的雞都是有大有小的,粗略一看沒什麼不同之處,林詩茵不由奇怪道:“為了圈了兩個地方?”
“它們有什麼不同嗎?是不同的品種嗎?”封樂蘭也好奇的探頭看過去。
楊樹笑了下,自己進去,在小圈子裡抓了一隻嫩生生的小雞出來,“回知州夫人和小姐的話,這小的圈子裡的雞,自出生之後就餵食一些藥材。”
“小的之前在的大戶人家裡,莊子上就養著一些常年餵食藥材的雞,長大了之後,雞熬湯很是滋補,雞蛋更是補人,府上的夫人們生產之後每日必定要吃一隻雞,然後吃一些雞蛋來補身體。”
“小的想著這些雞一起養也是養,就索性分開了一些試試。”
林詩茵點了下頭,好奇的看了眼那隻撲騰的小母雞,“我今日帶幾隻回去吧。”
喜歡被退親後我嫁給了當朝大佬請大家收藏:()被退親後我嫁給了當朝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