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網 】,♂小÷說◎網 】,
六名老教師隨即被唐誠真誠的態度所感動,答應先和唐誠回到廣寒市駐京辦,老教師們希望唐誠能夠認真聽取他們的申訴,妥善的解決他們晚年的工資人事手續,唐誠答應了他們,只要是政策允許,唐誠以縣委書記的身份保證,會給他們一個公平公正的處理結果。
六名上訪老教師順利的跟從著唐誠先回到了廣寒市駐京辦。
事情還算順利,駐京辦的晚上,唐誠把萬城縣分管教育的副縣長邵達兵,縣教育局副局長叫到了自己的客房裡,唐誠分發給兩位各一袋煙,自己也點燃了一根,說:“邵副縣長,崔副局長,六名上訪老教師我們已經接到了,說說你們的意見和看法吧!回去之後,如何處置這六名老教師啊?”
邵達兵看看崔副局長,崔副局長看看邵達兵。
終於是崔副局長先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唐書記,陶局長沒有在家,如果局長在家,這種工作就輪不到我,不過,既然唐書記問到我了,我就實事求是的說說自己的看法,這六名老教師的問題,是政府遺留問題,連續兩屆縣委書記都沒有給解決,其中的事情原委,我也很清楚,五年前,縣裡透過考試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從民辦教師隊伍當中錄取了一部分教師為公辦教師,可這個辦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在教壇上奮鬥了大半輩子的老教師,由於年紀大了,知識儲備不夠,有很多就沒有被錄用成公辦教師,這樣造成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有很多比這些老教師教學年限還要短的人,都拿到了國家正式教師職稱工資,而這些老教師還是幾百元的代課工資,所以,他們感覺到不公平,就持續上訪。”
唐誠淡淡應了一下,說:“這很簡單啊!現在我們經濟社會發達了,我們這些當幹部的,公車變成進口車了,吃喝招待頓頓過千元,難道解決幾名為教育事業貢獻了畢生年華的幾位老教師的工資待遇,就這麼難嗎?再說了,這些個民辦教師,確實是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出過大力的,當年科學技術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多虧了這些個民辦教師,托起了教育事業!我們做人和做官,都不能忘本啊!更不能是過河拆橋!”
邵達兵接過話茬說:“唐書記,按道理說,解決他們的工資待遇不難,對我們縣財政來說,是九牛一毛,可是,縣裡也有縣裡的政策和規矩,縣裡也有縣裡的難處,不能隨便的增加吃財政工作人員的配額,這是上級明文規定的,解決這六名老教師的工資,它沒有合適的政策規定啊!”
唐誠的臉頓時沉下來,他深沉了看了一眼邵達兵說:“邵副縣長,你知道你這是什麼嗎?”
“什麼啊?”邵達兵不明就裡的問道。
唐誠站起來,把手中的菸蒂狠狠的掐滅在菸灰缸裡,說:“你這就是官僚主義,你也看到了,這六名上訪老教師,年紀最大的已經是七十歲了,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教育事業了,不管怎麼說,他們當中最少的還站了三十年的講臺,這個總是千真萬確的吧!難道我們這些當幹部的,就不能有點惻隱之心,設身處地的為這些老教師們想想嗎!但凡他們生活真的能夠過去,他們會不辭辛苦的跑到這個國家信訪局來上訪嗎!政策和規矩是人定的,特事特辦,只要我們抱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一切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有些幹部沒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啊!”
邵達兵登時被唐誠說的低下頭來。
崔副局長急忙表態說:“唐書記,您要是這種意見,我們教育局就好辦了,放心吧,唐書記,您一席話,讓我這個教育局副局長十分慚愧和汗顏,回去之後,我們教育局就向縣委打報告,馬上解決這六名老教師的工作待遇水平,和公辦教師扯平。”
邵達兵也隨即表態,支援唐誠的意見。
三個人達成一致後,唐誠說:“等回去之後,我在開縣委常委會議的時候,把這個事透過一下,剩下的就由你們教育局來具體操作了。”
第二天,唐誠等人和六名老教師吃過早餐,就計劃著回萬城縣了。
秘書老蔡僱來了一輛小型麵包車,接送六名老教師回萬城縣。
唐誠等人就在廣寒市駐京辦的門前,等著六名老教師出來,可是,跑出來的一位老教師慌里慌張的來到唐誠的面前,神色緊張的說:“不好了,唐誠書記,我們教師裡有一名老教師突然昏倒了!”
“什麼!昏倒了!”唐誠一聽大吃一驚,急忙又跑回到廣寒市駐京辦,一看,在走廊的邊緣上,確實有一名老教師昏倒在地。
“怎麼辦啊?”邵達兵問唐誠說。
唐誠馬上指示說到:“還能怎麼辦啊!馬上送醫院啊!”
唐誠就讓秘書老蔡拔打醫院急救電話。
猛然被邵達兵副縣長給拉住了,邵達兵忙建議說:“請唐書記再慎重考慮一下,還是先通知他們的家屬吧!徵求他們家屬們的意見後,我們再行動,這要是我們給他送到醫院裡,萬一出了點大事故,我們豈不是有口難言啊!再被他們這幫老教師訛詐我們上了!得不償失!”
唐誠苦笑了一下,說:“來不及了,這是在京城,不是在他們的家鄉,先救人要緊,出了問題,我這個縣委書記來負責。打急救電話吧!”
老蔡就打了醫院的急救電話,附近京城的第七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很快就趕過來了,把那名昏倒的老教師抬上救護車。
唐誠也跟在救護車的後面,也陪著去了第七人民醫院。
唐誠等人趕到了第七人民醫院,唐誠得知,昏倒的那名老教師今年都六十四歲了,叫韓大川,家境本來就不好,老伴也是久病纏身,常年吃藥,這次進京上訪,這個韓大川帶來的錢,僅夠他來回的路費和飯費,根本就沒有帶多餘的錢。
六名老教師也想不到會出現這麼一個場景,都束手無策,焦急而無奈的在醫院的走廊裡,眼巴巴的等待著醫生傳過來的診斷資訊。
不大一會,醫生走過來問道:“那位是病人的家屬啊?”
這是在醫院裡,在醫生眼裡認為,送來的病人,就得有家屬,換言之,就得有替付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