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纏我一輩子好不好
再回到上海, 宛如做了一場隔世的夢。
昨晚抵達虹橋時近深夜十點,簡單洗漱後兩人就盡早休息了。清晨破例晚起了一小會,李執開車送吳優去上班, 出門時日上已三竿。
盛夏的天湛藍通透,擁擠的都市平添了絲開闊氣息。摩天大廈像聳立的高峰, 快速路是不息的溪流聯絡其間。恍惚間, 與川西的雪山河谷沒什麼不同。
吳優想起來建築學上的“山水城市”理論:“古典城市是關於神的;現代城市是關於資本和權力的;未來城市則應是關於人與自然的。”1
隔行如隔山, 吳優當然對這種知識不大涉及。最近因為認識了黎一帆, 才略知一二。
黎工是幫李執裝修老宅的建築師, 還跨界一些家居設計領域。年初吳優跟李執決定把家裡她住的次臥改成書房,因此結識黎工。吳優去黎一帆的工作室拜訪過幾次, 交流空間最佳化,還選購了不少擺設小物, 兩人因此結識。
黎一帆很喜歡吳優,在看到她那堆收藏擺設物件後。黎工一向討厭過度商業化, 覺得跟自己的“工匠精神”有些相悖。聽說吳優是做品牌和商業分析的, 本是不屑一顧,聊了幾次後竟然重新整理了認知、消除了過往的偏見。
吳優與黎工也分外投緣,從第一面就覺得莫名親切, 即使黎一帆是個自帶距離感的人。後來她才意識到,那是因為來自姓氏的熟悉。“黎”不算是大姓,由於母親黎昕, 對吳優卻尤為特別。
甚至,印象裡父母不小心說漏嘴過:差點兒要給她取名姓黎。
意識到這一點, 吳優苦笑了下, 親緣關系原來是世界上最無理又最牢靠的存在。理智如她,也只能時時刻刻不受控地深陷其間。
敲定好自己的房子, 吳優第一時間發給了黎一帆。黎工早說好了要幫她裝修,看到戶型圖撫掌稱嘆:“可以可以,我早說了這個盤邊套最佳,你還糾結了這麼久。”
吳優幾乎壓不下自己的吐槽——姐姐,我雖然不是專業人士,當然也知道邊套的大戶型朝向配置好,之前不是不想上那麼高的槓桿嘛!
她是在山腳的休息區,用膝上型電腦網上認籌的。很新奇的體驗,回首望向背後,日照金山,朝霞將雪頂染上暖色;而車子的兩側,則是連綿不斷的草甸。
人在其中,很多平日的慾望與紛擾變得渺遠,彷彿和遊蕩的牛羊別無兩樣。
吳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了自己人生迄今為止的最大一筆投資——說起來只是一套房子,卻是千萬級的標的。
只是此刻,她不再像年少時一樣急迫而惶惶。
在山腳時總覺得頂峰遙不可及,抵達以後,才知道再高的海拔都只是一個數字。
李執靠在駕駛位上,枕著胳膊小憩。昨晚兩人在山坳露營,說了半宿奇奇怪怪的話。把他熬困了,旁邊這位卻可以趁著他開車在路上補眠。
與此同時,吳優倚著車子,一步步按提示流程輸入,到了最後的確定環節,她拍了拍車門。
“東邊套可以在主臥看到公園和日出;西邊套傍晚時有夕陽江景,選哪一套好”
“沒有哪套是可以兼有的麼?”李執掀起眼皮,答非所問。
“你怎麼這麼欠”她瞪了他一眼,瞳仁在杏核一樣的眼眶裡立著。
李執發現:悠悠生氣時真好看。
“那這套吧。”他打起精神,起身在悠悠旁邊站好,上下拖動後指了指。
“好呀。”
李執選的是俯瞰黃浦江的一套,視野很開闊,在夜晚也許可以眺望到群星。吳優就著他的臂彎按下了確定鍵。
昨天兩人看了很久星星。結束了和左真的會面後,吳優和李執回酒店收拾行裝,從成都一路向西開了三個多小時的高速,才來到目的地。
後來從馬道騎馬上山,又徒步了一段棧道,終於抵達預定的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