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七章 論井田制 上

“先生說的便是“鐵犁牛耕”吧?”帝辛笑了笑,道,“這東西我知道,的確很精巧,但先生想過沒有,當下我朝的冶鐵技術才是起步階段,先天修士能夠依靠自己的法力,鍛造出堅固的鐵器,但九州之內的先天修士有多少?莫非讓他們天天冶煉鋼鐵,不用修煉,不用悟道了?怕是朝廷強令他們鍛造鐵器的時候,就是天下修士反叛朝廷之時了。這不可取,也無需擔憂。”

﹡﹡﹡﹡﹡﹡﹡﹡﹡

早在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青銅冶煉術就已達到了相當水平,但是從商代中期到週末數百年間,人工冶鐵術並未在高超的冶銅技術的影響下發展起來,西周末偶見人工冶煉的鐵器時,仍使用隕鐵。

鍊銅早於鍊鐵,這很符合冶金技術的發展規律。原因很簡單,就像從樹上摘蘋果總是從低處摘起一樣,由於在古代,鍊銅較鍊鐵容易,最早誕生的當然是鍊銅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鍊鐵技術已經全面發展,鐵犁牛耕逐步推廣到民間時,不僅使得武器裝備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也促使了井田制的崩潰。

而井田制逐漸瓦解的物質因素,其實就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夏朝曾實行過井田制。商朝、周朝的井田制因夏而來。到西周時已經發展很充分。到春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井田制逐漸瓦解。

到了西周中期,為了額外榨取庶民的剩餘勞動,強迫庶民開墾井田以外的空地。這樣開墾出來的田地是瞞著公室,不納稅的私有物,叫私田。因為公田是不允許用來交換的。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當顯著,也紛紛出現爭奪田邑、交換土地的記載。

貴族們土地私有的不斷增長,到周幽王時,連公田都企圖據為己有。周王再象原先那樣從貴族手裡收公田,就引起貴族們強烈的不滿,這也促使了周幽王亡國的下場。

翻開後世史書的記載,總是有驚人的相似:說周幽王貪婪,不問政事,任用虢石父為卿士,執掌政事。虢石父為人奸佞乖巧,善於奉承,貪圖財利,但周幽王卻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強烈不滿﹍﹍

百姓?百姓懂什麼?說句不好聽的,古代百姓都是一群愚昧之民,他們怕是連當今的國主叫什麼都不知道,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鄉十里的範圍。況且西周實施的是分封制,天下都由大大小小的領主把控,領主麾下又有許多鄉紳治理地方,朝廷的政令到了私人封地屁用都沒有。

或許在建國之初,憑藉開國君主的威望和手握的強大軍隊,如狼如虎的將領,還可以威壓各路諸侯,聽命於王庭,而隨著時代變換,昔日驕兵悍將逐漸死去,在經過幾個昏聵之主的治國,國家自然會逐漸的沒落,而反觀各路諸侯呢?奉行就是弱肉強食,小諸侯漸漸被大諸侯吞併,大諸侯若不思進取,又會被他的敵人擊敗,所以各地諸侯都深知居安思危,不敢懈怠一刻。

到了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廢嫡立庶,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寵妃褒姒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為太子,並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後的父親申侯大為憤怒———這便是一個誘因,就是這個誘因,促使了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於是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而其餘諸侯呢?為何眼瞧著西周滅亡而見死不救?如前文所說,因為周幽王想要把貴族手上的公田全部收回,引起了所有貴族的不滿!故而,直到周幽王死後,諸侯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

周平王或許在見證了自己的父親是如何從高高在上的天子亡國身死的,自他即位以後,更加不敢忤逆貴族的意志,放任井田制的崩塌,而無所作為,也正是隨著西周的滅亡,使得昔日的天子之國逐漸走下神壇。

看到這裡,是否覺得西周的滅亡和殷商的滅亡都有一些相似之處呢?同樣是寵幸“妖后”同樣是動了貴族們的利益,只是相比周幽王,帝辛最起碼死得更加壯烈,成就也比周幽王大很多,直到國破身亡之前,仍派出大軍,東掃夷族,北逐狄族,南壓蠻族,親率大軍在牧野,與各路神仙和西周決戰,在位時,有開疆擴土之功,說他是暴君也好,雄主也罷,是非功過,全憑後人口舌之快,成王敗寇罷了﹍﹍

又說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東周剛建立之初,九州就步入了春秋時代,春秋時代一結束,就步入了戰國時期。

而就是在春秋時代,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更是使私田急劇增加。諸侯、大夫們富起來。周王便不能按井田制控制田地,權利驟然大減,各路諸侯的實力已經穩穩凌駕於王庭之上了。閱讀最新章節請關注微訊號:rd444

喜歡大商王族請大家收藏:()大商王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