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確切的回答,常昆心下不禁一轉。
要說對道家流派的瞭解,常昆如今也不算小白了。火龍真人給他普及了不少。
五斗米道的源流,是張道陵,但建立者是他的後代子孫張魯。也就是漢末之時據漢中的那位。
但張魯之後,五斗米便衰落了。其一子南遷江東,在龍虎山另立一派,才是如今張道陵這一系的精華。
從火龍真人的態度上,常昆看出來,龍虎山上必有真修。
倒是五斗米,幾乎沒怎麼提。
這會兒竟然聽到五斗米的名頭,常昆於是更見好奇。
隨後楊高詳細一說,才知道原來五斗米在江左十分盛行,尤其是會稽沿海諸縣,許多百姓都是其信徒。
難怪孫恩能輕鬆拉起一支兵馬,短短時間攻破半個會稽。
“你叫我來,不會是要我出手吧?”常昆道:“這叛賊也好,起義也罷,歸根結底無外是官府執政不力,以致民不聊生。人家活不下去了,你不能讓他束手待死。”
楊高道:“我知先生原則。此番請先生來,並非要先生出手。而是有一樁事,須得與先生說一說。”
“什麼事。”常昆道。
“孫恩兵勢如火,依我之見,馬太守八成擋不住。”他道:“朝廷必須要另外派人平亂。”
常昆微微頷首。
楊高斟酌著,緩緩道:“若此人是我家使君,先生以為如何?”
常昆笑了起來:“原來是這個意思。你打算藉此機會,推動陶使君回朝?”
楊高鄭重點頭:“然。先生,在得知孫恩即將叛亂的訊息,我就為此奔走,已有五分把握。”
常昆道:“此事你與我說有什麼意義。”
楊高道:“當然有意義。”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身子坐的很直,目光灼灼分外有神的看著常昆:“我時常與我家使君通訊。近一年來,使君在交州思慮得失,站在朝局之外審視這天下,已頗有所得。”
“司馬氏得國不正,以致外強中乾孱弱不堪。當國百餘年,不但未能恢復前漢盛世,反而內亂頻頻,連連失地,更致百姓民不聊生,此間實令人痛心。”
“而今胡騎縱橫中原,漢家衣冠退避,是自齊桓公後前所未有之恥辱。有識之士無不慼慼也。”
春秋時,中原頹敗,以致四方胡狄侵襲,邊緣諸侯連年被滅,連周天子也喪於西戎之手。正是烽火戲諸侯的真實版本。
齊桓公繼位齊國之後,任用管子,迅速發展壯大。並多次會盟,稱霸天下,號召諸侯尊天子、攘外夷,這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壯舉!
桓公尊王攘夷,在諸夏危亡之時挺身而出,保住了諸夏傳承,其功蓋世,功莫大焉。
此後數百年,諸侯開疆拓土征戰四野,秦國滅西戎、逐月氏;楚國驅南蠻,拓疆土;燕趙打的東胡不敢南下牧馬,何其壯哉?!
而今氣象,諸夏之孱弱,比之桓公尊王攘夷時,還要不堪入目。彼時雖然危亡,但中原好歹在諸侯手中,現在呢?整個大江以北,祖宗們打下來的廣大疆土全沒了!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