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鸞雖然心有不忿,卻也無可奈何。聽從了吳猛的勸解,只來取回太陽明王鏡,不作報仇之言。
但她此時見了常昆,見他如此大模大樣,不把自己門中至寶當回事,將自家父親囑託如此敷衍,一時心中又生不忿之念。
道:“前因後果小女子已知之,說來你我兩家,實也有善因牽連,你卻逼我父親兵解,難道不該給我夫婦二人一個解釋嗎?”
旁邊她丈夫文蕭聽了,頓時肅然,繃緊了身子。
常昆一聽,則詫異:“我常昆與你家有什麼善因?”
綵鸞毫不畏懼,道:“我父吳猛,先是師從丁義,後又繼師鮑靚。我聽說你與鮑真人為友,卻如何迫我父親兵解?”
常昆怔了怔:“你說你父親吳猛,曾繼師鮑靚鮑真人?!”
他目中精光閃爍:“此言當真?!”
綵鸞道:“自是當真。我們真修,哪兒有胡亂認師的?”
常昆啞然良久,道:“竟與鮑真人牽上關係了,這可真是...”
鮑真人也是常昆的前輩好友,若早知吳猛曾師從鮑真人,常昆便懲處之,也不會那般霸道。
便道:“你哪裡聽說的我與鮑真人為友?”
便是靈虛道長,也未必知道常昆與鮑真人關係有多好。那還是秋水一脈的傳人。當初常昆認出靈虛道長的道統,明瞭於心,卻也沒與靈虛道長挑明過——若是挑明,那不是硬生生要做人家前輩?
綵鸞道:“我父託夢,說他兵解之後,神魂入地府,地藏王菩薩召見,從地藏王菩薩口中,方知此事也。”
地藏?
常昆眉頭一皺:“原來如此。”
地藏知道這事不奇怪。以其神通廣大,這天地間能瞞過他的事,不多。
只是常昆不待見禿子,當初地藏歸為時,又險些害了高縣上下,常昆早決心以後神通起來了,要找他討要說法呢。
這地藏召見吳猛做什麼?一個佛,一個道,難道還有什麼關係不成?
常昆道:“我的確與鮑真人是亦師亦友的忘年交。倒是不知你父親竟曾隨鮑真人修行。”
卻又想到什麼:“你父親何時隨鮑真人修行?”
常昆那次去泰山神府,從回道人口中得知了東晉那回事的始末,他炸掉以後,鮑真人被擢上仙班,不久就上天去了。
這其間,肯定不會有教導吳猛的時間。
也就是說,在那之前,吳猛便隨他學道。
綵鸞果然道:“我父曾士東吳,後來得了丁義真人的道法,又在南海遇到鮑真人,從其學道。”
常昆便質問道:“當初我與鮑真人幾位,與禿子鬥法。怎不見吳猛來助拳?”
按理說,鮑真人傳法吳猛,無論是宗派之別,還是師徒之恩,吳猛合該相助於他才是。難道是神通弱小,鮑真人不許?
但吳猛曾士東吳,那麼就年紀而言,怕是不比鮑真人小。且曾從師丁義,另有道法。當時應該就不算太差。
若因畏懼,或者與佛門有什麼關係,而沒助拳。那麼與鮑真人這一層,便勿須多說,常昆不認這所謂善因。
吳綵鸞一聽,常昆竟然質問,心下先是一怒,隨即一轉。回想常昆所言,暗道這人怕是與佛門有仇啊!話裡話外都是禿子。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