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娘奇道:“他不在京師,怎麼跑這裡來了?”
常昆道:“突發奇想吧。可能是哪天他想到了常家鎮,便想來看看,於是就來了。”
“夫君說他有趣?”惠蘭插話道:“莫非是個雄主?”
常昆大笑:“他哪算雄主?若逢著太平年間,倒也有幾分守成之能,除此再無多的能耐了。”
“如此,夫君怎說他有趣?”隱娘道。
“我說他有趣,是說他到我這裡來的這件事。”常昆道:“遇著了,便是有趣。這人是個剛愎的,又不太聰明,容易被人欺瞞。卻這年餘來,不曾聽信所謂反賊之類的言語,還輕裝簡從到我這反賊這裡來,也不怕我真是反賊,這難道不是有趣的事?”
“夫君跟他說了什麼?”惠蘭道。
常昆笑道:“我跟他講了些大道理。不知他聽了幾分。不過以他的氣魄,便是聽了十分,能做得一二分都是僥倖。”
三口子這裡喝茶閒談,便說到張家。
隱娘道:“大姐如今還不到十歲,夫君要與她和小七全了媒聘之禮,怕是要蹉跎到十年以後。”
總得等大丫頭和小七長大。
常昆道:“少說十年。小七還不到三歲呢。”
也是沒辦法。
但也還算幸運——至少在這裡撞上了,要是沒在這恆宇人界,撞不上,那才是糟糕之極的事。
“十年不長。”惠蘭道:“妾身倒是覺著這裡挺好。”
“挺有煙火氣。”隱娘掩嘴笑道:“把一片貧瘠的地方,變得富裕祥和、山清水秀,分外有一種成就感呢。妾身還是第一次體會。”
常昆笑道:“這不都天下第一鎮了麼。”
兩個都笑起來了。
“還不夠吶。”隱娘道:“要把常家鎮建的比京師還要宏偉,那才妙呢。”
常昆道:“那你得努力了。”
要把常家鎮建造的跟京師一般的規模,可不是嘴巴里說說。京師多大?人口百萬。所涉及的問題,哪裡是五六千人口的常家鎮可以相提並論的?
差距太大太大。
用常規手段,幾乎不可能達到。
受限於各種環境因素、生產力因素等等。還要漫長的時間。
否則想都別想。
“試試唄。”隱娘笑道:“總不能每天閒著。又沒辦法修煉。”
惠蘭笑起來:“隱娘要真做到了,到時候教那崇禎帝遷都,遷到常家鎮來,想必挺有樂趣。”
常昆對惠蘭的奇言表示贊同:“沒錯。把常家鎮打造成京師,說不定隱娘能救的大明朝一命呢。”
救大明?
隱娘表示沒這個意思。
說到底,是為了不閒著。法則壓制之下,修煉不得。總不能整天整天的練劍——劍術這玩意兒,對她來說早過時了,每天練劍只不過為了不手生罷了。
惠蘭性子嫻靜,可以做女紅。她不喜好這個,又閒不下來,自然要用其他的事替代。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