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而今形勢,兩位道友比我更明晰。已是到了關鍵時候。我今日來邀約,是有一事,成了,便或可力挽狂瀾。”
應龍、金母相視一笑,金母道:“可是立天庭之事?”
伏羲也不覺詫異,點頭:“然哉。”
先天道祖的神通,是無可計量的。未來會怎樣,其實早在心中。唯獨超乎祂們的存在,才是變數所在——譬如那恐怖。
應龍道:“算算的確是到了立天庭的時候。不過兄長,這事,你是主導。我與金母道友最多搖旗吶喊——這裡承載宇宙,實在不能分心。”
伏羲笑道:“本當如此。”
他道:“既是我發起此事,自然是我來主導。一應障礙,都該我來清除。兩位道友身負重擔,無論如何也不能分心,否則事敗,大禍矣。”
便一轉言:“元始、玉宸、太上三位大道君處,不知祂們意見如何。我這裡別過兩位道友,要去見見祂們。”
這立天庭的事,關乎重大。天庭上承大道運轉,下運後天諸道。尤以承大道運轉之事,與三位先天大道君有很深的關聯,不可不與之商議妥帖。
便這時候,一道光影悄無聲息出現在旁側。
伏羲與兩位先天道祖忙施禮:“太上大道君。”
道德天尊還禮,白首蒼蒼,面含微笑:“此間立天庭之事,人王不需顧及我與元始、靈寶兩位道友。來時已得兩位道友的囑託:但憑人王行事,不須任何顧慮。我等生於先天,承大道之責重也,天庭若立,正好與我等分攤些擔子,教我等也輕鬆幾分。”
又對伏羲道:“人王但可行事,若有不服者、異心者,誅之即可。”
伏羲心中大定:“有三位大道君之言,我還有什麼顧慮呢?多謝太上相告。”
道德天尊太上大道君微微一笑:“人王不必如此,只消撫平此間災禍,那便是最好不過。”
便道:“我與元始、靈寶兩位道友實在無法分心,這裡便不多言。先就告辭,等災禍消弭,再與幾位道友相會。”
“告辭。”
言罷,煙消雲散。
伏羲與兩位先天道祖皆言:“大道君慢走。”
走了太上,應龍與伏羲道:“而今兄長當可放心了。”
伏羲點點頭:“我已極是放心。”
也拱手告辭:“是時與諸神魔會盟時,請兩位道友現個身。這裡便不多說了,我也告辭了。”
應龍與金母還禮:“敬候佳音。”
伏羲別過兩位先天道祖,即往天穹世界而去。
天穹世界之前在災難爆發時,與大荒顛倒,後來伏羲女媧與兩位先天道祖合力,將之扭轉過來。
但天穹世界的形勢,並不比大荒來的好。一層層的大宇宙、大世界,都破破爛爛,一顆顆龐大的星辰四分五裂。
許多邪物成群結隊,縱橫來往。
還處於戰火之中。
喜歡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請大家收藏:()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