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自殘輕生相催逼

張縣令看到兒子這樣,滿意地笑了:“不錯,這小子真的會來事。”

心想,槿香這回該不會再拒絕我兒子了吧。

哪知,槿香接過木槿來說:“公子真的太難為你了,你的好意我將終生銘記,只是,我一村野女子配不上你一個官家子弟,請你不要再跟我談婚論嫁了。”

張梓涵呆住了,半天都杵在那裡沒有動彈。

李白見是這樣,也沒有辦法,為了化解尷尬,就說:“啊,在這裡已經待好久了,咱們繼續前行吧。”

張梓涵只好自嘲地說:“繼續前行,槿香請不要因為我影響你欣賞美景啊。”

槿香客氣地說:“謝謝公子關心,希望公子一路心情愉快。”

張縣令見兒子這樣平靜,大度,沒有惱羞成怒,也很滿意,心裡讚道,嗯,不錯,孺子可教。

穿過蜿蜒曲折的山路,兩旁古木參天,鳥語花香,彷彿來到了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再往前走,張良廟漸漸映入眼簾,古樸的建築群掩映在蔥鬱之中,顯得格外寧靜莊嚴。

步入廟內,一股淡淡的香火氣息撲鼻而來,讓人心生敬畏。

在張良廟中,李白、張縣令和張梓涵細細品味著每一處碑刻、每一幅壁畫,它們無聲地講述著張良的生平事蹟與智慧傳奇。

李白不禁感慨萬千,彷彿看到了張良在鴻門宴上的從容不迫,看到了他在楚漢相爭中的運籌帷幄,更看到了他功成身退後的那份超然與灑脫。這些畫面,激發了李白內心深處的創作靈感,他輕聲吟誦起來,詩句中既有對張良智謀的讚美,也有對自己人生追求的思索。

自然,小文幫他記錄了下來。

在張良廟的靜謐氛圍中,李白、張縣令和張梓涵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談論古今,從張良的智慧談到詩歌的魅力,從個人抱負談到家國情懷。

因為槿香陪伴在一邊,張梓涵有意表現自己,更是侃侃而談,抒發了對社會人生的一些獨到的見解。李白明白他的心意,為了引起槿香的注意,自然要對張梓涵大加讚美。

張縣令則在一邊連連謙虛,實際上也是在幫襯兒子。

可是,槿香只是默默地聽著,沒有什麼表示。

隨後,一行八個人來到了芙蓉寺。

芙蓉寺隱匿在青山綠水之間,四季花開不敗,尤其以秋天芙蓉最為盛放,故此得名。

槿香站在古寺門前,環顧四周,只見漫山遍野都是芙蓉花,美麗極了,感覺格外舒爽。

寺廟古木參天,香菸繚繞,是遠近聞名的祈福聖地。

槿香到了懷春的年齡,仰慕李白先生,心中自然有些期許,帶著少女特有的羞澀與憧憬,希望瞭解自己的婚姻大事,是否能夠如願以償,找到命定的良人。

張梓涵這位風度翩翩的青年,看著近在咫尺的意中人槿香,對即將到來的抽籤充滿期待,他渴望籤文能顯示他與槿香有緣。

步入寺內,古樸的鐘聲彷彿能洗淨心靈的塵埃。張縣令對公子的未來發展抱有一絲好奇,最先催促他抽功名籤。

張梓涵上前,虔誠地搖動籤筒,一根竹籤輕輕落地,和尚撿起來一看,上書:“金榜題名非偶然,青雲直上展宏願。勤學不輟終有報,功成名就耀門楣。”

小文驚呼:“這是上上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