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鴻臚所屬的四夷館乃是外國使者居住的地方,其中居住著西域三十六國的使者、質子等等。
其中匈奴也不例外,而且為了體現對匈奴的尊重,還是獨立的院落。
對於這些地方劉進自然是也沒忘記,甚至特意囑咐一定要給四夷館的使者、質子們一份《大漢日報》。
此時匈奴的使者早已經不是原來的狐鹿姑單于了,而是其子壺衍鞮單于。
但駐在大漢的使者卻並未變動,乃是一熟悉大漢情況、其人機敏,處事頗有章法的一個人。
待《大漢日報》送至他處後,基於對大漢的情況一點也不可能疏漏的謹慎,他不禁認真的看起來。
然當其看到《大漢日報》描繪的木路的前景之後,他渾身冷汗都下來了。雖然《大漢日報》上所書的木路是從長安至洛陽。
但是他一聯想便聯想到了木路運送物資的到邊境。
原來從大漢腹地運送輜重一直是抵禦匈奴的重難點問題之一,若是木路在大漢鋪開,這個問題便根本不是問題了,屆時匈奴恐怕就要大難臨頭了。
想到此,他再也坐不住了,當即將此報紙連同自己的分析設法透過秘密渠道準備送至匈奴去。
……
總之,其所處的地位不同,對《大漢日報》的發行內容關注的側重點不同。但不管關注哪一個板塊,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對《大漢日報》極為感興趣。
這些情況自然被劉進專門安排的人探知到了。
劉進聽著各處傳來的線報,眯著眼點著頭,心裡不知盤算著什麼。
就在此時,劉進特許的來見他不必稟報的尚書令張安世也興奮的來到劉進所在的房間,高聲喊著:“陛下,陛下!《大漢日報》在長安已經成燎原之勢了。”
劉進早已經從密探那裡知道了《大漢日報》的一些情況了,但是對於《大漢日報》的具體多麼火爆,他還真不知道。
當即劉進笑著說道:“莫要急躁,且坐下給朕簡單說一說。”
張安世聽此,臉色一紅,面帶歉意對劉進行禮道:“臣失禮了。還請陛下恕罪。”
“起來吧。不要說這些虛的,快說一說日報發行情況如何!”劉進再次催促道。
“唯。”張安世應了一聲,開口說道:“陛下,日報創刊號共印製三千餘份。其中三公九卿各部署及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諸多府衙,一共訂閱一千餘份。
其餘不足兩千份,我便令長安數十家書肆代買。
誰知今日下午統計,明日訂閱的報刊竟然多達五千餘份。
陛下,據書肆反饋,每家店一百餘份的報紙竟然全部賣完,書肆又追加了訂閱!”
劉進一聽,點了點頭,心中鬆了一口氣,有訂閱便是有使用者,有使用者報紙便可生存下來了。
當即劉進大手一揮道:“切不可按照訂閱多少便刊印多少,當留出冗餘,朕以為冗餘五千份不多。”
張安世震驚的看著劉進,他想了想,應道:“唯。”
劉進點了點頭道:“明日新聞刊印內容我看不如刊印朕商議鼓勵婚育相關律令的內容。
此《封神演義》第二回的內容,你且快些令人刊印去吧。
對了,記得給朕找一文筆頗好的,模仿朕的風格,朕口述《封神演義》後面內容,令其整理一番。朕精力有限,而《封神演義》頗長,朕不可能把過多光陰浪費於此事之上。”
“唯。”張安世再次應道。
劉進安排完畢,張安世便離開了。
而在長安,今晚至少有萬人為等待《封神演義》後面的內容睡不著覺。
報紙只發行了三千,為何是萬人算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