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八章 賜婚

目視著眾人,劉進道:“此自孝廉、茂才後,我大漢第一次行科舉取才。

故意義重大,諸卿當秉承公心閱卷。

好了,閒話不多說,諸位且閱卷吧。”

“唯。”眾人應道,紛紛開始忙碌的閱卷起來。

在眾人閱卷的同時,劉進也安排人將部分試卷放置到他的桌面上來,他也想看看入圍的這些人水平怎麼樣。

“《公羊傳》有云‘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今則郡國並行、天下歸一。非劉姓不可分封,故和親之策唯有烏孫、匈奴、月氏等,皆蠻夷也……

故與蠻夷之和親如送女入狼口,臣以為不可取。”

“據臣所知,昔日高帝罷平城歸,韓王信亡入胡。當是時,冒頓為單于,兵強,控弦三十萬,數苦北邊。上患之,問劉敬。

敬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何者?貪漢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辯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

後遣宗室女入匈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為我大漢和親之始,又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入和親烏孫……

故和親之策,教化蠻夷,宣揚德禮,臣以為當用之。”

……

劉進看著一個個引經據典的文章,有覺得和親是好政策的,也有的覺得和親對大漢來說乃是恥辱的。

各個角度說理,臨劉進大開眼界。

劉進一邊看著一邊心中感嘆著:“能從整個大漢眾多人中脫穎而出,水平沒有一個很差的。”

劉進仔細的看著,但是卻並未閱卷。

而丞相桑弘羊帶著御史大夫趙過、奉常張賀、光祿勳馬通、宗正劉德、大司農霍光、少府劉德、皇家科學院掌院史高等八個人則是認認真真的伏案閱卷,並按照規則各加“○”、“△”、“\”、“1”、“x”五種記號。

從丞相桑弘羊開始,眾人將全部試卷批閱了一遍。

而劉進在看完幾十分中學子對和親的看法之後,終於對和親的偏見有所改變,尤其是劉進又思考了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在烏孫,匈奴閼氏在樓蘭等眾多案例之後。

劉進反覆斟酌思考,總體來說,和親之策從長遠來看,確實是利大於弊的。

而劉進也思索了一下,和親所帶給人的那種“屈辱感”、“恥辱感”,大多數情況之下,乃是作為一種天朝上國的妥協的“恥辱感”,或者說的更難聽一些,很多時候,大漢都不以為匈奴等國的人為人,而是視為野獸、禽獸、牲畜。

和野獸、禽獸、牲畜等,不被看待為人的存在進行婚配,又怎麼能不令人感覺到屈辱感”、“恥辱感”呢?

劉進反思了一下,此前看待和親從來未曾從政治角度考慮過,或者說將匈奴等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從客觀不帶偏見的角度看待和親這種政策。

再從實際角度來說,不僅僅大漢在和親,匈奴也在和親。

如烏孫國、除大漢和親外,尚有匈奴公主嫁給烏孫昆彌,若大漢不行和親,而匈奴行和親,定然烏孫便漸漸倒向匈奴。

和匈奴的戰爭是各個方位的戰爭,其中自然也包括對鄰國的爭取,若不行和親之策,在對鄰國戰爭爭取這條戰線之上就直接被放棄掉了,殊為不可取。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