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侍從已經給劉進整理完畢頭髮退下去了。
劉進聽此,看了一眼張安世道:“此稍候朕須得仔細檢視。”
這一年三公九卿各部有什麼想法,想幹什麼,這事兒劉進自然是不敢馬虎的,定然要了然於胸。
張安世應道:“臣已令尚書檯郎官將此放在陛下書房。”
劉進點了點頭,問道:“可還有他事?”
“回稟陛下,暫無他事了。”尚書令張安世應道。
劉進微微點頭:“若無他事,你且先下去吧。”
“唯。”張安世起身應道,拜別劉進。
此時已經有人送上早膳,劉進吃完方才前去書房檢視三公九卿各部的年度目標制定情況。
劉進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仔細檢視,顯然經過此前的一番考評,眾人也基本上摸清了劉進施政的方向了,眾人的目標倒也是根據劉進的施政方向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的,與去年相比有了一個極大的進步。
劉進一邊滿意的點著頭一邊圈閱修改著。
一直忙活修改了許久,才算是徹底修改完。
“將此按照三公九卿各部送回。令他們檢視一番,若無異議,便將此目標一式三份,送尚書檯、丞相府、御史府備份。”劉進隨手吩咐身邊尚書檯候著的郎官道。
“唯。”此郎官應了一聲。
而此時,長安城內外在看完今天的《大漢日報》之後,一個個熱烈的討論起來。
首先是普通百姓沒想到高高在上的三公九卿竟然也有考核,而且考核還很嚴謹,需要真的幹事。
這一下就增加了整個大漢長安城的普通百姓對朝廷的認同。
布衣黔首們的心思很簡單,只要伱做事,為布衣百姓謀利,他們就擁戴你坐穩江山。
現在透過報紙,他們能清清楚楚的知曉在臺上的那些人確確實實在努力做事,且做事也算是卓有成效,這一下就讓大漢百姓產生了認同,有了認同,他們自然更加的擁護朝廷了。
然而,討論最多的卻不是這一個,誰也沒想到在“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政策取消之後,大家猜測的選拔人才的方式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更沒想到竟然將口子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頭上。
要知此前,大漢講究的是“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在漢景帝之前,當官的家產標準是十萬錢,沒有十萬錢不能當官。
到了漢景帝時候,將十萬錢降低到了四萬。
但即便四萬錢依舊將絕大多數人隔絕在大漢官場之外。
然而這一次,劉進竟然打破了此前的規矩,只要是大漢合法身份,只要你有本事便可參與科舉。
不少人心動了。
尤其是不少“七科謫”之人,更是心動不已。
他們本身地位頗為底下,除效死立功之外,根本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然而這次,劉進取才竟然打破原有的身份限制,唯才是舉,豈能不令這些人心動?
然而報紙之上並未寫清楚科舉制如何考,考什麼內容。
眾人紛紛討論猜測起來。
而眾千石以上的官員、宗室劉氏等訊息靈通的人早已經在昨日便知曉朝廷要選拔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