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瞭解了玄奘的身世之後,李世民心中的取經人選便鎖定在玄奘身上,在李世民看來,玄奘便是最佳的取經人,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方孝玉接到聖旨的時候,心中明瞭,欣然前往拜見李世民。
面對李世民這位帝王,方孝玉顯得落落大方,並沒有畏懼的表現,整個人儀表堂堂,立於李世民之前,緩緩一記佛禮道:“貧僧玄奘,拜見吾皇陛下。”
李世民只看到方孝玉的第一眼便生出好感,作為取經人,前往西天取經,這一路之上遙遙十多萬裡,一路所經國家必然不在少數,好歹方孝玉也是代表他李世民前去求取真經,也就代表著大唐的顏面。
如果說方孝玉是一位相貌醜陋之人的話,可想而知,到時候西方諸國見了方孝玉這位取經人,那還不暗暗嘲笑巍巍大唐,連一個臉面都沒有嗎。
方孝玉做出一副懵懂不解的模樣,拜見了李世民之後又向著一旁的法明禪師施禮道:“弟子見過老師。”
李世民向著法明禪師點了點頭道:“禪師,玄奘大師在此,關於他的身世,你就向他道明吧。”
方孝玉配合的做出一副驚訝的神色,看著法明禪師,法明禪師長宣一聲佛號,緩緩將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一一道來。
方孝玉臉上神色變幻不定,良久方才雙手合十,唸了一聲佛號,同時向著李世民道:“小僧懇請陛下為小僧做主。”
李世民點頭道:“吾已經派人八百裡加急前去捉拿傷你生父,囚你生母的惡賊,要不了三日,你便可以見到那惡人了。”
方孝玉隱約記得關於這一段的記載,似乎他作為唐三藏,這一世的生父陳光蕊當年雖然說被水賊劉洪並李彪殺害並且拋屍江河之中,可是陳光蕊卻機緣巧合之下為洪江龍王所救,用定顏珠定住了陳光蕊肉身,後來更是得以還陽。
此身與陳光蕊尚且有一段因果要了解,所以方孝玉雙手合十向著李世民道:“小僧請陛下允許小僧前往洪江祭奠亡父,以慰亡父在天之靈。”
見得方孝玉開口相求,李世民稍作沉吟便點頭道:“此乃為人子嗣之道,朕自當允許,不過玄奘大師且稍等數日,待到那兩個賊子捉拿歸案,伏法之後,大師可以帶了那二賊的首級,前去祭奠尊父。”
方孝玉微微一呆,這才向著李世民道:“多謝陛下。”
本以為方孝玉會開口相求,畢竟佛門大德高僧許多都講究不殺生,現在方孝玉的一番表現讓李世民更為滿意。
如果說是那種一心念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傷螻蟻性命的性情的話,李世民還真的有些擔心玄奘是不是能夠承擔取經之重任了。
這西行之路可是一點都不容易,十萬裡之遙,路上要說沒有點兇險的話,那才是怪事呢。
如果說不知變通,只是痴迷於佛法,認為佛法可以感化一切世人,那就真的是迂腐了,況且佛祖尚且有明王法相降妖除魔。
不過是幾日時間而已,逍遙法外十幾二十年的水賊劉洪、李彪二人終於伏法,當年的血案也一時之間哄傳帝都,為玄奘這位佛門大德高僧平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洪江邊,方孝玉立了香案,焚香禱告,以祭祀陳光蕊之亡靈。而殷溫嬌則是立在一旁,一臉的戚色。
而這時被洪江龍王救下的陳光蕊有所感應,浮出水面,看到了昔日愛妻以及那與自己相貌酷似的玄奘,哪裡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洪江龍王同時被驚動了,心知陳光蕊劫數已滿,是時候還陽了。
就見平靜的江面之上,突然之間飄來一具軀體,驚動了水邊的方孝玉等人。
當大家將那軀體打撈上來的時候,殷溫嬌只看一眼便禁不住驚呼一聲道:“陳郎!”
四周的官差看看地上的陳光蕊,再看看方孝玉,兩人簡直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一樣,只不過一個卻是書生氣十足,一個卻是佛門氣息濃鬱。加上殷溫嬌那一聲驚呼,大家都反應過來,這根本就是當年的那位狀元,陳光蕊啊。
就在大家心中萬分好奇,陳光蕊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的時候,洪江之上,波瀾起飛,一條蒼龍在水中若隱若現,同時一個聲音傳來道:“陳光蕊災劫已滿,今日還陽!”
就見江中一道金光飛來,那一道金光沒入陳光蕊的軀體當中,頓時就見無有生機的軀體之上彌漫出一股生機,隨之陳光蕊身子微微一顫,噗通,噗通的心跳聲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