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意味著是非少。
廖鵬這幾天在這裡跑了好幾次,這張臉早就被村民認識。
不過林時是生面孔,不少大媽站在一起對著兩人指指點點。
因為距離遠林時也聽不清她們說了什麼。
“老闆,那些都是村子的村民,我看了一下,這個村子一共96戶人家,總人口不超過400。”
林時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從這條路開上去十幾分鍾就到了。”
廖鵬指著一條只能容一車通行的水泥路。
山不高,離地面只有十幾米,所以很快就到了。
山頂沒有想象中的凹凸不平,反而非常的平坦。
面積大概有一畝多。
之前建的道觀已經塌掉,原地都是一些木頭,磚瓦和塌了大半的牆。
這都不是問題,塌了重建也算方便。
林時滿意地四處張望:
“不錯,什麼時候辦理手續?”
“這片宅基地的主人在外地,我也是費了很多功夫才打聽到他的聯絡方式。
昨天和他談定價格後他表示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來辦理手續。
早上我聯絡他的時候他已經在火車上,預計今天下午會到這裡。”
“好。那我們先下山吧。”
修建庇護所是個大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想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將庇護所建造完畢,必須安排足夠的人手
人多力量大。
林時已經在腦海裡有了庇護所的初步想法,並在計劃該請多少人了。
兩人重新回到山下。
辦理土地轉讓手續要到市裡,所以廖鵬和那人約好下午直接在市裡有關部門辦理,兩人並沒有在村子裡停留。
辦理土地轉讓手續也非常順利。
原主人是個中年道士,沒有什麼仙風道骨,反而有些圓潤,簽完轉讓合同後欲言又止。
但最終沒有說什麼,收到錢後就匆匆離去。
這讓林時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
“廖鵬,你有打聽過那個道觀為什麼會廢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