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的趙戈站起身來,袖口一抖,一撩前襟,直接跪了下來,額頭觸及地面,行了個大禮。
“弟子不曾求過先生,今日斗膽請先生赴死。”
長吁一聲的週期沒有開口,也沒有去扶趙戈。
手掌從桌上拂過,桌上的酒罈如憑空而起一般被他一把抓住邊緣處。
舉壇,仰頭,痛飲。
酒液順著嘴角流下。
‘嘭’。
還有大半的酒罈被週期扔在地上摔得粉碎,一抹長髯的週期開始哈哈大笑。
似乎趙戈不是請他赴死,而是請他赴喜宴一般。
“好。老夫這一生行事乖張無忌,朋友無數,敵人亦無數。唯獨不知‘死’是何等的滋味。
試試也無妨。
此事,老夫應下了。”
說罷的週期一撩前襟,轉身離開,走到門口的時候停下了腳步。
側頭對依舊保持跪姿的趙戈說道:“西疆是塊好地方,我很喜歡,若可以,就把我葬在這裡。
至於你,每年清明給我送兩壇酒來。記住為師的話,活著。”
說罷的週期雙手後背,仰天大笑著,邁步出了屋門。
”啪啪啪。“
一陣掌聲響起。
從於承惠老爺子推門而出,這個鏡頭就算結束了,沒等李彧喊‘咔’,就有不斷的掌聲響起。
這是對老爺子的認可,同樣是對不問緣由甘心赴死的劍聖的認可。
於承惠,在戲外是劍聖,在戲內,也是劍聖。
劍聖代表的不僅僅是劍術上的技藝。
更重要的是人的品格,若是品性不行,即便打遍天下無敵手也擔當不起一個‘聖’字。
電影中的劍聖週期可以將別人視若珍寶的雙手劍陣教給鳳吾國計程車卒。
可以為了國之正統,甘心冒死營救國之儲君。
可以在知道若戰事對神州子民不利的情況,甘願為了一個可能性,而從容赴死。
現實世界的於承惠的劍術自然沒有電影中描述的那般厲害。
不過他也不曾私藏。
只要有人願意學,他就願意教。
而且逸陽的幕後人員中,有人想要拜師跟他學習武術指導的經驗。
他沒有收徒,卻無私的傾囊相授積攢了半生的寶貴經驗。
他說過,他今年70,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死去。
只要有人真心想學,便是他人生遇到的一件幸事。
人的品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