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赫爾格的失敗

對4號受體,也就是李小軍的持續觀測,使得大家對tking計劃産生了空前的動搖,甚至有人私底下把它戲稱為“康納的遊戲”,或者稱作toser計劃。

這也來源於小軍的外號之一,他在未來還有一個響亮的外號,就是toser,這也是全球級指揮官費爾南多給他起的。

盧瑟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漸漸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以種種藉口,開始推脫原本的承諾。

tking計劃得到的物質支援銳減,除了能勉強支撐每一次的觀測,以至於甚至再無餘力製造新的“影響因子”。

羅根蒼老了許多,從第一次觀測以後,他在現場的話就越來越少了。

第八次觀測時,羅根經過深思熟慮,下令啟用tksr201號容器,但是,令他異常失望的是,和n31號連線失敗!

這樣一來,連n31號是否還完好的存在都無法確定了。

計劃的初期,各國各地區鼎力相助,計劃得以高速的推進;現在,計劃成功的希望愈加渺茫,看不到任何前景。

赫爾格正猶豫著,是否抹除大家關於n31失聯的記憶時,面對著太多人的怒吼的羅根,精神已經幾近崩潰。

還有人哭號著、指責著羅根,為了籌集資源支援tking計劃,導致最近發生的瘟疫,都因為資源不足,無法及時應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損失!

這8次觀測,哪一次能帶來希望?

哪一次對得起被瘟疫帶走的那些人的性命?

這個問題成為了壓垮羅根的最後一根稻草。

赫爾格還在猶豫間,羅根已經下定了決心。

他拿出槍,迅速的對準自己的太陽xue,毫不猶豫的扣動了扳機……

羅根信守了承諾,用他的生命,給了所有質疑tking計劃的人,一個最震撼的交待。

心力憔悴的赫爾格,根本來不及為多年的老友羅根流一滴眼淚,他四方奔走,團結一切力量,努力維持tking計劃得以延續下去。

盡管之後的觀測增加了安檢的程式,但是還是在第十一次觀測時,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面對眾人的質疑和指責,性格軟弱的薩利布林突然發怒,怒斥這些領袖們鼠目寸光、急功近利,薩利布林破口大罵,面對推搡,憤怒的還擊,結果遭到了一邊倒的圍毆,身受重傷。

赫爾格明白,自己臨時全球總指揮的名分已經名存實亡。

他再三權衡,發覺自己已無路可走,他只好請求巴斯特出面。巴斯特提出全面啟動“融合計劃”的條件,赫爾格被迫同意。

作為交換,tking計劃得以儲存,但是製造“影響因子”的實驗室被整體關閉,核心裝置和已經接近修複的時光機器,都被拆解、封存,全部被運往了巴斯特的實驗室,用於“融合計劃”。

實際上,tking計劃只有觀測專案得以儲存,各國各地區,按照比例,分攤維持觀測進行所需的、最低限度的資源。

之後的觀測,不再命令所有相應級別的指揮官必須參加,完全採取自願的方式參加。

再之後,參加者的目的,就純粹轉為了抗議,一起施壓,要求抵抗軍的最高領導人終止tking計劃。

即使所有人,在入場時會被注射防止暴力行為的鎮靜劑,可是每次觀測幾乎都會在一片叫罵聲、怒吼聲中草草結束。

赫爾格主動提出辭去臨時總指揮,以及自己在抵抗軍內的一切職務。

表決時,只有約萬諾維奇投了反對票,巴斯特棄權,1:2,赫爾格終於離開了這個他為之奮鬥一生的舞臺。

辭職後的赫爾格,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已經名存實亡的tking計劃當中,每當抗議的人們情緒過於亢奮的時候,赫爾格適時的出場,多少總能讓局勢有所緩解。

巴斯特並沒有向大多數人預計的那樣接任總指揮,他以專心進行“融合計劃”的相關研究為由,拒絕了對自己的提名。

之後,巴斯特將費爾南多推至臺前,自己則退居幕後,在巴斯特的授意下,費爾南多被推選為新一任的全球總指揮官。

至此,康納的影響力因為tking計劃,因為盧瑟王李小軍,降到了最低。

人類正式進入了巴斯特引領的時代。

安娜有時覺得,慈祥的赫爾格或許就是三人之一,但她仍然無法確定。

她忠實的按照“劇本”的安排,持續著對李小軍的秘密觀測。

對外,觀測視窗的每次開啟都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而實際上,在安娜的寢室裡,有一條通向一個只有安娜知道的密室的秘密通道,在這間密室裡的裝置,很早以前就在對tking李小軍進行著實時的觀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