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想不明白,為什麼是李小軍?
至少從她的角度來看,目前還沒有發現,李小軍有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
經過幾番斟酌,安娜在最初,還是把李小軍歸類為資源收集類的tking。
這一類的tking,不一定有出眾的氣質和容貌,也不是必需要有出色的身體素質。
但是他們會擁有卓越的商業才能,會利用自己的頭腦,對形勢的準確判斷,透過準確、高效的操作,來不斷積累和擴大自己的財富規模。
比如,成為資本運作的高手,或是房地産大亨,資本大鱷,超級投資人什麼的。
在決戰的階段,這些人會為tking們的行動提供強有力的、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
按照“劇本”的佈置,李小軍會在第一次觀測時“突然”被發現,之後就會成為了餘下所有觀測的唯一主角。
安娜一點也不理解,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絲毫沒有特點、沒有說服力的樣本,來進行公開展示呢?
還有,康納留下的tking計劃,為什麼要有意的留下那麼多的漏洞?
為什麼要誤導大家,把tking計劃理解成終結者的全面戰力升級?
而且,這計劃不出意外的,引起了廣泛的質疑,並直接導致了赫爾格一方的徹底失敗,最終使得巴斯特獨攬大權。
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各種跡象表明,康納留下的計劃,以及“劇本”的安排,在一點上是有著驚人的一致的:
那就是堅定的在“擺爛”,故意在走向失敗。
盡管不理解,但是安娜還是不折不扣的嚴格按照安排,根據“劇本”內容,精確的推進著和她有關的主線的發展。
經過很長時間的觀察,安娜發現,李小軍似乎在“消耗”資源上,更有天賦一些。
安娜從李小軍大學畢業前開始對他進行觀測。
在選擇工作方面,李小軍隨波逐流,和同學一起來到了一個一線大城市,選擇了一份起薪並不高的工作。
安娜很快發現,李小軍並沒有什麼所謂的職業規劃、或者對自己的遠景有什麼具體的打算。他似乎很容易就能滿足,安於現狀,不求上進。
安娜還發現,李小軍對自己比較節約,所以雖然薪水沒有別人漲的快,日常的花銷確實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小軍非常要面子,在人情往來上的花費,遠遠的超出了日常結餘,所以他還時常會借一些外債。
工作了4年,沒有一點積蓄。
更讓安娜有些意外的是,小軍居然是一個充滿了憐憫之心的人,但凡遇見乞討的人,小軍都會慷慨解囊。
只要他看到新聞裡譬如得了重病,呼籲八方支援的報道,但凡手裡有錢,一定會去彙款或者轉賬!
還有兩件事讓安娜印象特別深刻。
一次小軍加班到很晚,好不容易追上了末班車,在回自己租的住處的路上,他看見一個衣著破爛的老太太趴在路燈邊上,似乎是昏了過去。
小軍猶豫了好久,終於大喊著讓司機停車,然後自己跳了下去。
小軍往回跑了三站的路,老太太還在那裡。
他沒有敢貿然上去攙扶,先在旁邊觀察了一會兒,然後喚醒了老太太。老太太告訴小軍,自己就是有點累了,讓小軍不要管她,小軍猶豫再三,還是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錢,硬塞給了老太太,拔腿就跑了。
結果小軍走了三個多小時,才走回住處。
還有一次,他路過一個小區,有一家人發生了火災,年輕的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站在小區裡傷心的哭,小軍看到了,大概問了幾句,就又掏出身上所有的錢,毫不猶豫的塞到了年輕媽媽的手裡,扭頭就走。
更讓安娜不能理解的是,剛好旁邊有個記者看到了,追上去要採訪他。
愛面子、虛榮心強的小軍卻堅決不接受採訪,連名字也不願意留,一路飛奔離開了現場。
安娜開始懷疑,小軍很可能不是資源收集類tking。
難道是最珍稀的,塑造難度最大的,政治家類的tking?
或者,是“劇本”裡沒有標註過的?最終會成為大慈善家的tking?
安娜被自己荒唐的想法逗笑了,成為大慈善家也需要有雄厚的資本,目前看來,資産總額經常為負的李小軍,實在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