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不是火繩槍,而是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燧發槍。由巴音帶領的來自別失八裡的手持燧發槍作戰的騎兵。
阿成留有少量兵守城,與巴音一起,帶領別失八裡的4千騎兵傾巢而出。另外借沙漠之狐的1千騎兵,以為策應。側翼領軍的是巴音,在和碩特部後方擾敵的便是沙漠之狐。
和碩特騎兵從未見過如此威力的武器,槍響之時,自己這邊立即人仰馬翻。且其射程還在己方弓箭之上,且對方又都是騎兵,追不上,摸不著,打不過。和碩特部左翼輕騎兵只能被動捱打。
胡笳聲響起,巴音親率重騎兵沖出。瑪賚哈什也率軍發起沖鋒。和碩特軍後方旌旗招展,煙塵彌漫,人頭攢動,不知有多少敵軍沖來。
三面圍攻之下。和碩特部大敗,阿古拉汗帶領2千餘騎兵,狼狽的向西逃竄而去。而巴音與達什達瓦這邊,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阿古拉因為輕敵以致失敗,心中懊悔不已,與奪取北部關隘不利的呼格吉勒彙合後,也沒有過分苛責他。畢竟是他自己當初不聽呼格吉勒的意見,以致落敗。
達什達瓦與巴音擊敗阿古拉,牢牢佔據烏魯木齊的訊息傳至伊犁,引得眾人歡呼不已,直道是大快人心。
阿穆爾雷霆之速鞏固伊犁河谷四面的守備,擊退呼格吉勒的進攻,也讓眾人吃下了定心丸。而瑪賚哈什逡巡不定、猶疑不決的軍事動作,更是讓眾人看清楚了形式。於是準噶爾部的眾貴族們放棄了虛與委蛇的態度,開始盡心盡力的向達瓦齊效忠,以求在勝利中分得更多的利益。
額駙修書一封,秘密送往輝特部,是給自己妻子巴雅爾的,信中詢問妻子無恙否,並表示自己已經開始輔佐新汗達瓦齊,希望與妻子一道,共同維護準噶爾部了利益,維持衛拉特的團結統一。
此時的巴雅爾早已恢複了自由身。寶日格,琪琪格天天陪著她,她倒也不無聊。只是每念及如今這個局面,依舊忍不住長籲短嘆。
巴雅爾收到了丈夫了來信,想了想當前的局勢,暗暗決心要為衛拉特做一番事情,盡力避免自己同胞間的自相殘殺。
伊犁攻不進去,烏魯木齊拿不下。阿古拉決定先揀軟柿子捏,拿下輝特部,攻下塔爾巴哈臺再說。這樣可以有效打擊阿穆爾,掠奪的物資也可以充分補充部隊給養。
阿古拉率領2萬人困馬乏的部隊,駐紮在額敏河畔,隔河依舊能看到輝特部的營帳。阿古拉不禁譏諷道:輝特部除了阿穆爾,其他的將領真是酒囊飯袋。自己率軍出擊一圈回來,他們依舊畫地為牢,紋絲不敢動。
晚上,阿古拉汗軍營突然四面火起,喊殺聲不斷,他急忙組織士兵防守,滅火。待火滅,清點物資,發現糧草輜重盡數被燒。阿古拉大怒,要求處斬守備糧草計程車兵,呼格吉勒苦勸阿古拉,讓他注意影響,阿古拉只是不聽。
兩天後,阿古拉召集作戰會議,準備部署渡河作戰事宜。出席會議的卻只有和碩特部將領,而呼格吉勒與準噶爾部將領盡數缺席。阿古拉狐疑之際,突然營外四面八方傳來了隆隆馬蹄聲。
阿古拉及其2千和碩特部士兵被團團圍住。
呼格吉勒與巴雅爾,並駕立在前軍,旁邊還有班多克、巴特爾、寶日格、琪琪格,及其他準噶爾部將領。
阿古拉仰面冷笑不已。
巴雅爾勸阿古拉放棄抵抗,以維持他和碩特部汗王顏面,也免得和碩特部士卒枉死。
阿古拉汗大聲道:“你們準噶爾部,向來朝三暮四,當年也是如此這般奪去我和碩特部的琿臺吉之位的。時至如今,死則死矣,我無話可說!我和碩特部,向來只有戰死的汗王!沒有投降的汗王!”
阿古拉汗與2千和碩特部士兵盡皆戰死。阿古拉汗力竭負傷,自刎而死。
眾輝特部與準噶爾部的將士,紛紛下馬,舉手在胸,向戰死的阿古拉汗及和碩特士兵表達敬意。
原來阿古拉汗多番作戰失利,跟隨他的準噶爾部早有怨言。班多克率領3千兵,夜襲阿古拉大營,燒掉了糧草,引得軍心不穩。阿古拉擅自處死看管糧草計程車兵,更是激起了了準噶爾部將士的憤怒。
恰好此時,巴雅爾秘密來到準噶部的營地,私下召集準噶爾部眾將領,傳達了新任汗王的意旨,即凡跟隨阿古拉作戰的將士,一概不予追責,只要悔改,繼續對新任大汗效忠即可。巴雅爾是策零汗的長女,在準噶爾部極具威信,值此風雨飄搖之際,大家自然樂於聽從巴雅爾的安排。遑論他們早已對和碩特部阿古拉心懷不滿。
巴雅爾另找到呼格吉勒,勸說他迷途知返,說呼格吉勒領導的土爾扈特部,向來是保衛準噶爾汗王的忠誠的衛士,此時卻拱衛和碩特部汗王,是何道理!
呼格吉勒看清楚了形式,自然而然也就率領土爾扈特士兵盡數倒戈。
於是輝特部、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三部聯合共同剿滅了和碩特部的阿古拉。
“阿古拉及和碩特2千士卒,盡數被屠戮,雖然慘烈,但也不失為解決爭端最好的方式吧。”巴雅爾在與寶日格、琪琪一起返回伊犁途中,這樣安慰著自己。
阿古拉汗戰死。跟隨阿古拉出徵的5千士卒,悉數陣亡。得知訊息的瑪賚哈什憂憤交加,大罵阿穆爾、大罵達瓦齊不已,暗自誓言要報仇雪恨。
罵歸罵,面對伊犁來的宣讀大汗詔旨的特使,瑪賚哈什依舊表現的畢恭畢敬,表示自己接受所有既成現狀,會繼續對大汗效忠。
瑪賚哈什率軍返回博斯騰,抑鬱非常。面對伊犁方面派來的信使,召他前往伊犁議事一事,他一概稱病回絕。
另外還有一個抑鬱非常的人,就是萬裡之外高坐在京城城內金鑾殿裡禦座之上正大光明牌匾下的乾隆皇帝。
獨山城之戰,清軍慘敗,雖然短期內無力再組織對衛拉特大規模的攻伐,但清國、乾隆皇帝對衛拉特依舊虎視眈眈,恰逢衛拉特連番內亂,乾隆適時的改變策略,縱橫捭闔,試圖扶弱抗強,讓衛拉特內部大打出手,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然而幾番運作,讓乾隆皇帝受挫不已,甚至顏面掃地。
敦多布反對達爾紮之戰中,乾隆皇帝支援敦多布,結果物資還未送到,敦多布即失敗,物資還悉數被劫,雖然陝甘糧臺兆惠得力,多番交涉下,要回了一多半,但也還是損失慘重。
阿穆爾、達瓦齊反對達爾紮之戰中,乾隆皇帝認為喇嘛達爾紮勢單力薄,需要支援,於是運送了一大批武器、軍馬前往伊犁,結果剛運到烏魯木齊,達爾紮就被殺了,後來這批武器、軍馬盡數落入了阿穆爾、達瓦齊手中。
阿古拉之亂中,乾隆皇帝認為阿古拉需要支援,這次他學乖了,派遣科布多與巴裡坤守軍,徑直出兵幹涉。結果出兵不久,阿古拉即兵敗身死,還落下了口實給衛拉特,不得不賠付一批牛羊了事。
幾番運作之下,毫無建樹,還顏面掃地,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乾隆很是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