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空山鳥語驚人夢,也不知昏睡了多久,李玉宸醒來之時正值日出時分,太陽從雲海中緩緩爬升,照在了齊雲峰上。
李玉宸醒來後只覺得胸口慌悶膨脹,體內似乎有一無形卻有實的東西在流竄奔走。
強忍著難受,李玉宸搖晃起身,穿上鞋履,決定去找深諳藥理的三師兄張竹兼,讓他診斷診斷,看是不是吃壞了肚子,還是得了什麼怪病。
李玉宸所居的真慶宮偏殿與張竹兼經常煉丹修行的小壺軒隔著半盞茶的腳程。李玉宸邊走在路上邊回想著之前在香爐峰所發生的事情,可是任他怎麼努力的回想,也最多隻記得自己正在拔蓮座葉龍膽時突然感覺周邊的雲霧變得沉重無比,他處在突然變濃變重的濃霧之中而五識盡失,聽不到也看不到東西,除了白霧,同時覺得胸口突然膨脹,頭疼欲裂,整個人難受的很,再之後他就昏迷了過去,便再也回想不出什麼來了。
“難道跟我之前在香爐峰上的奇怪感覺有關系?”李玉宸忍不住猜疑道。
小壺軒門扉虛掩,李玉宸敲了敲門,裡面傳來張竹兼一貫溫和的聲音。
進去之後李玉宸瞧張竹兼正在調變丹藥,知道調變丹藥需心無旁騖,分不得心,便沒有出聲打擾,忍著胸口難受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半柱香的功夫過去了,從李玉宸進了這竹屋,張竹兼便埋頭專注於爐中丹藥,沒有招呼他的小師弟,彷彿早已忘了李玉宸還在一旁候著。
在強忍了半柱香之久後,李玉宸只覺得胸口愈發膨脹,彷彿要炸開一般,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這時,張竹兼終於把注意力從丹爐中收了回來,回頭瞥了一眼臉色異樣潮紅的李玉宸。
“把這顆丹藥服下,會好受一些。”張竹兼走到李玉宸身旁,掌心放著一顆紫金色的奇怪丹藥。“丹藥剛練好,小心燙。”
李玉宸抬頭看了張竹兼一眼,點了點頭,依言服下猶自殘留熱度的丹藥,將旁邊桌上放著的小半竹筒山泉水一飲而盡,胸口慌悶膨脹欲裂的感覺頓時減弱了幾分。
“現在覺得如何,可有好些了?”張竹兼輕聲問道。
“好多了。”李玉宸點了點頭,臉色不再潮紅,道:“謝師兄。”
李玉宸還沒開口詢問,張竹兼卻似乎早已看出了他此刻心中所想,說道:“師兄知道你想問什麼,你先隨我到外面來。”
說完,隨手拿起懸掛在進門處的那柄無鞘竹劍——斷絲,張竹兼便出了竹屋,李玉宸心中滿懷疑惑也跟了出去。
只見身穿褐色道袍的三師兄張竹兼手拿劍名為斷絲的竹劍在竹屋前的一片空地站定,三丈開外是三百青竹林。與山上其他地方的青竹不同,這三百顆青竹的每片葉子上都有許多細如發絲似淚痕的紋理,故而這三百青竹又被稱為淚竹。
小壺軒驟然風起,三百淚竹搖曳成波,煞是好看。
“你不是一直想看三千塵絲,瞧仔細了。”
張竹兼輕聲說道,然後緩緩抬起手腕,三尺無鋒斷絲逆風遙指竹林。
頓時,張竹兼整個人氣勢驟變,哪裡還是平日裡成天微駝著背忙碌於教中繁瑣事務,或為了趕制丹藥而累得憔悴落魄的中年道士?
李玉宸睜大眼睛,不敢眨眼。
張竹兼站立如松,雙眼微闔,呼吸輕柔均細,延綿悠長,體內,氣機流轉,瞬息百裡,彙聚至手中三尺竹劍,豁然劈出。
這一刻,風驟停,竹驟靜,天地間只有那一人一劍。
只見竹林三百株青竹齊齊向東低首彎腰,東面摩崖石刻之下有一尊高九丈九的真武大帝石像,迎著金色陽光,拄劍而立,熠熠生輝如神祗。青竹拜真武!
從遠處看去似乎竹林氣象平和,實則片片竹葉早已被細若發絲的劍氣劃破,無獨有偶,每一片竹葉上都新添了十道極細微的口子,卻又不傷及竹葉性命,用不了多久這些細小口子便可自動癒合,留下如淚痕般的紋理,這才是淚竹真正形成的原因。
世人只以為齊雲山只有一個劍痴莫小巖,卻不知還有個青竹君子張竹兼!
李玉宸似有所悟,驟然閉眼,腦中不斷重複剛才所見之奇景,胸口一股暖流湧出,趟過全身經脈xue竅,這一刻神清氣爽,雙眼雖閉,卻可觀察入微至三丈開外,耳邊風起,輕柔拂過,彷彿伸手便可捉住,渾身似乎有使不盡的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