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蓁就這樣跟車在縵縵的後面,但是她發現縵縵去的並不是回家的路。
頓時,她有種不祥的預兆,她趕緊給縵縵打電話,但是此時的縵縵關機了。
她在車裡萬分焦急,雖然此時路上車不多,但是前面的車開的很快,蓁蓁這邊的車也沒跟上,她再一看,這路怎麼這麼熟悉啊。
很快,前面的車停了下來。
蓁蓁再一看,這車停的地方不正是自己的家嗎?
沒錯,縵縵是真的回家了。
她回到的家並不是跟孫格組建的那個家庭,而是她從小長大的家,這個有她童年記憶、父親記憶的家。
蓁蓁猜想,或許此時的姐姐只有在這裡才能找到一絲絲溫暖才會來這裡吧。
下了車,蓁蓁趕緊跟上來,叫住了縵縵:“姐!”
縵縵回頭看了一眼蓁蓁,沒說話,直接上樓了。
這裡一片都是早期單位的集資房,雖然也是套房,但是每套房子都不大,始建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當時能住到這裡都是令人羨慕的,因為之前他們只是住在單位的平房裡,一人一間,前面做飯,後面住人,在縵縵2歲的時候才搬進了這裡。
縵縵的小學,初中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可以說縵縵打記事開始,都是住在這裡,這裡的每個人她都認識,他們家住在2樓,每天她都會在樓下玩到爸爸下班買菜回來後才回家。
從小母親要麼不在,即使在也很少管她,縵縵也從小都是跟著爸爸睡,等到讀小學了才一個人睡。
在縵縵的記憶裡,父親是那麼的溫柔,慈愛,而母親卻是那麼的陌生。
這裡也是縵縵每次夢裡的家,她無數次晚上做夢,家裡的一切都還是原來的樣子。
爸爸還是以前一樣年輕,下班回家買菜做飯教縵縵寫作業。
自從母親再嫁,她們從這裡搬出去以後,這裡租給別人了,縵縵就沒來過,後來蓁蓁因為沒有住的地方在這裡也住了幾年,但是她都沒來過,其實是怕見到這裡的改變而破壞了自己記憶裡的樣子。
但,這一次縵縵知道她徹底無家可歸了,只有這裡才真的是能時刻包容她的家,在這裡,不會有人嫌棄她不修邊幅,也不會有人埋怨她生了個女兒,更加不會有人罵她是黃臉婆。
話說,蓁蓁看著姐姐那樣子,更加擔心了,趕緊也跟著一起上了樓。
這房子的設計跟現在的框架樓房不一樣,陽臺都是對外的,公共使用,就像現在的學校一樣,一個陽臺上開著8扇門,每扇門進去都是一家人,縵縵記得以前家裡的要是都是放在門口的墊子下面,她蹲下摸了許久也沒找到。
蓁蓁見狀,趕緊掏出了身上的鑰匙。
因為她雖然現在不住這裡,但是偶爾中午的時候來這邊分公司會在這裡午休一會兒,所以隨身帶著鑰匙。
開了門以後,蓁蓁熟悉地開啟了燈。
進門看到的便是廚房和餐廳,拐角的地方是衛生間,再進去才是主臥,這裡的戶型其實就跟公寓差不多,只是比公寓的實際面積大一些而已。
縵縵看了一下里面的佈置,然後摸了摸飯桌上以前她頑皮拿小刀刮破的地方,說了句:“這裡基本沒怎麼變。”
從出門到現在,蓁蓁聽到縵縵終於跟她說話了,她懸著的心也放下不少。
“對啊,姐,之前你不是說過這裡的東西儘量都別動嘛,所以我住進來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樣。”
“你看,這裡還留著以前你喜歡裝吃的的搪瓷缸呢。”
蓁蓁說著從臥室拿出了一個圓形白色陶瓷底色,表面用藍色寫著大喜子的瓷缸。
在物資匱乏的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候結婚一樣流行女方家裡陪嫁東西,當時家裡結婚能陪個縫紉機或者腳踏車那就是大戶人家了。
梁瓊玖由於家裡女兒多,陪嫁也簡單,只陪了幾個這樣的瓷缸和一些小物件,就算是嫁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