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就知道那胖子不是什麼好人。”我忿忿不平。
夢雄嘖了嘖舌頭:“我看他們大概是文物販子,覺得大鐘是件古物,就想拉回去賣錢,不過這挖了坑,也不知道把土石填回來,膽子挺肥。”
“這麼偏僻的地方,不填坑也沒人發現,一定是你昨天的問題打草驚蛇,他們才連夜將大鐘刨走。”我道。
腳下這坑不小,差不多兩米長寬兩米深,那口鐘還真是大。
從坑的內壁來看,土含量很少,多數是堅硬的山石,昨晚那胖子能成功把大鐘挖出來,一定沒少費勁。
小十八跳進坑中,蹲下身看了看腳下的土石,掃了眼坑壁,很快又爬上來。
回到喇嘛廟,眾人簡單收拾一番,就準備啟程朝岡底斯山進發。
在喇嘛廟打擾幾日,我們心中本就過意不去,而且沒理由多待。
臨走,老喇嘛交代我們說,現在不是進藏的好時節,岡底斯山不久之後就會大雪封山,要我們路上多加小心。
幾個人表達過謝意,白水就將我們送出廟門,一直跟到山腳下。
那天送小十八和夢雄來喇嘛廟,雖然來的匆匆,但藍已經記下來路。
一行人順利走回李哥的村子,跟李哥告別後,就開車駛上了214國道。
青藏高原地廣人稀,到處是崇山峻嶺,大部分割槽域沒人生活,因此路也不多,城市間能走的公路屈指可數。
地圖上位於岡底斯山脈的那處標記,離聖湖瑪旁雍錯不遠,和岡底斯的主峰——岡仁波齊峰只隔著幾個山頭。
我們只要跟著導航一路走國道,就能順利抵達瑪旁雍錯湖邊。
岡仁波齊峰位於藏西南,阿裡地區普蘭縣境內,因此接下來我們要趕往阿裡。
車開了十幾個小時,淩晨時分,一行人抵達日喀則市。
長途疲累,我們沒把車繼續往市中心開,隨便找了間旅店落下腳來。
旅店的老闆娘是個長鼻毛女人,像一隻兇巴巴的母狒狒,天還沒亮就挨個敲門,大嗓門催促過夜的旅人離開。
我們幾個只得不情願的爬起來,從日喀則前往普蘭縣,預計車程十幾個小時。
一般來西藏的遊客不會走阿裡,走阿裡的人,多數是去神山聖湖朝聖的信徒,也就是去岡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湖朝聖。
這條線路本就人少,這個季節,車在219國道上走大半天,也沒遇見一個人。
岡仁波齊峰是藏傳佛教、印度教等幾個宗教公認的神山、世界中心,據說,佛教中的須彌山就是指岡仁波齊峰。
朝聖的香客一般都是來轉山,就是繞著神山走一圈,有五十幾公裡的路程,據說這樣可以洗脫身上的罪孽,獲得更好的來世,或者永遠擺脫輪回。
進入阿裡地區,要備有邊境通行證,不然不準入境。
老爺子思慮周全,從北京出發前,每個人的邊境通行證就已經辦好。
問題是車上帶著武器,如果被邊境檢查站的人發現,肯定會認為我們是偷獵分子。
可能是老爺子提前打過招呼,所以這一路並沒有人對我們嚴格盤查,天黑之前,一行人趕到神山腳下的塔爾欽村。
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白天沒電,晚上才集中供電三小時。
在村子裡就能望見岡仁波齊峰,無數人曾用無數詞語來贊美她,直到親眼看見,我才明白,她是多麼與眾不同。
神山終年積雪,四壁驚人對稱,坡面布滿平行橫紋,形似一座金字塔。
南坡中央的縱向冰槽令人稱奇,更神奇的是,據說向陽的南坡終年積雪不化,背陽的北坡卻正常,出太陽就會化雪,沒人能解釋出為什麼。
山體垂直落差大,攀登難度極大,和雲南的梅裡雪山一樣,由於在宗教中的地位特殊,這座山禁止攀登,至今也沒人登頂。
“幸好標記的位置不在神山上。”夢雄如釋重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