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安和高易誠家的回禮雖不豐厚,但能看出是用心了的。
臘月二十九的下午,蕭玉蓮正帶著孩子們忙活著呢,馮孝安的老伴馮於氏,在喬氏和劉氏的陪同下,親自來到了舊宅。
馮於氏一進屋,就拉著蕭玉蓮的手,放在自己的膝蓋上,親親熱熱地說了好一陣子的熱乎話,一點都沒看出與往日有什麼異樣來。
馮於氏的語氣和態度是真誠的,一點不摻假,拉著蕭玉蓮就像是親娘倆一般的親密熱乎。
“玉蓮哪,好長時間沒看到你,嬸子這心裡還怪想滴呢。咋樣?過年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吧?大年三十準備吃啥好的?
我可跟你說啊玉蓮,嬸子已經把拜年的紅包都準備好了,初二你就得去家裡給老婆子我拜年,我好給你娘三個發個大紅包,喜慶喜慶大吉大利!”
馮於氏真心疼愛自己,蕭玉蓮自然也不會表現出生分來。
再說,她穿到大唐,在最艱難的時候,馮於氏是傾力相助,她當然不會與她心生罅隙。
“村正嬸,說好了啊,初二我就去給您磕頭拜年,你可得包個大大的紅包給玉蓮,不然玉蓮可不依。您也不許偏心嫂子她們。
嗯,若不是大過年的不好在別家人過,玉蓮都想把您接到我這來呢,家裡沒個長輩撐著,還真不行。要不,我跟敬財嫂子和保財嫂子商議一下,將您老借給玉蓮侍候幾天中不?”
這幾句話逗得馮於氏心裡的一片烏雲瞬間散去,算是見了晴天。樂得她只見牙不見眼,開心不已。
喬氏和劉氏自然是也是見縫插針地笑談兩句,上房屋裡的氣氛更加溫馨和睦了。
這次來,是馮於氏自己要來見蕭玉蓮的。
自從馮孝安做出那樣的決定之後,馮於氏便感到心裡不安,她當然希望自家能過得比誰都好,能在城裡立有一足之地,她也跟著享享清福。
可是,馮孝安居然是偷盜了人家的花種自己單幹,想要悶著頭發大財,這下馮於氏心裡發慌了,她曉得老頭子這是鬼迷心竅了,自己咋勸說都不行,便暗自發愁。
藉著來到年之際,馮於氏便偷著與喬氏和劉氏商議,自己親自來看看蕭玉蓮,也好心安一些。
老頭子對不住人家孩子,馮於氏覺得自己親自來一趟舊宅,也減少一些與蕭玉蓮之間的矛盾。
幾個人在屋子裡說說笑笑,好不熱烈。
這時,蕭玉蓮忽然想起了給馮家兩個閨女的花種,也不知道她們侍弄的怎麼樣了,便笑道,“村正嬸,桂梅和桂麗妹子把那些花養得怎麼樣了?開了不少花兒了吧?”
蕭玉蓮提起那些花卉,馮於氏和喬氏,劉氏神色驟然一變,心虛地眼神不敢直視蕭玉蓮。
“怎麼了嬸子?那些花兒沒侍弄好?”蕭玉蓮見狀,很是疑惑。即使那些花兒沒養好,也不至於婆媳三個這般不安的神色吧?
馮於氏原本還挺高興的心情,聞言瞬間就罩上了冰冷的烏雲,神色訕訕地強笑道,“那個……那個花兒啊,你,你馮叔沒讓兩個孩子種。”
“為什麼?為啥不讓種啊?”蕭玉蓮更不明白了,而且看馮於氏婆媳三個這惶惶不安的神情,分明是裡面有什麼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