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道理,只能他自己去悟,一旦說出來了,便不靈了。
故而許立才找了這麼個藉口。
雖然他也的確需要道經開闊視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這等事,又不是什麼難辦之事,隨便吩咐個人都能做。
看許立一直笑而不語,徐問心中微微有些悸動,沉思片刻後,還是應下道:
“也罷!此事便交給為兄吧!”
“如此甚好,多謝師兄。”
徐問離開之後,未過半日,徐紅袖等人也紛紛回山,前來拜見。
許立也如對徐問師兄一般,對眾人或多或少有些指點。
與徐問不同,眾人天資有高有低,但皆不如徐問,但正因如此,反而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眾人之所以無法成就元神,還是因為喬天王和掌教鍾神秀佔據了大部分氣運,導致眾人機緣不足。
以許立的眼光來看,若是氣運充足,這些師兄師姐們,當有五六人能立刻成就元神,其餘人雖然差點,但也有元神指望,至於能不能成,還要看機緣,看他們自身。
處理完這些雜事,許立命兩個弟子和小母龍一起將太白劍宗所有道經全部搬來劍爐之後,便正式開始閉關。
以所記有限的道德經百餘言為總綱,其他道經為脈絡,與此界道經相互對照,參悟,加上自身對本界道法,大道的領悟,開始之時,進步斐然。
不過數月,便創出了第一版的《九天玄經》。
“雖然稱作《九天玄經》,可這法門之中,依舊還有極大的廣成道統痕跡,只能算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哎!可憐貧道前世也只是個普通人,莫說鍾呂丹道,便是完整的道經也記不得一部,不然何至於這般艱難。”
對於太清道法,鍾呂丹道,許立也只瞭解一些大概框架。
且這些大概框架還是前世看來的,正不正確都是另說,如今要他憑著這麼一點蛛絲馬跡,重新創出一門不同於當時的完整道法體系,說實在的,的確有些為難人。
“長眉祖師也是的,演個什麼啊!我也不求你將正版的九天玄經給我,畢竟我也知道,這是入太清門下的一個考驗,但至少你給我幾部道經吧!如今我是拆穿你也不是,不拆穿你,這心中又有些窩火。”
嘆息一聲,將這《九天玄經》第一版本用玉冊燒錄下來,許立摸著下巴,仔細思慮,該讓誰來當這個小白鼠,讓自家好能更加清晰明白這新創道法的優缺點,好能繼續改進。
任何道法,創出來了,便是要給人修行的,心中思慮的再完美,總會因為個人身體細微差距,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門完善的道法體系,最為重要的便是普世性。
九天玄經可以只讓天資悟性上乘者修行,但太清道法,鍾呂丹道,卻要能適合大部分有修道資質之人修行,才是正途。
這是道法和道法體系的區別。
就在許立心中思慮找誰來修行《九天玄經》之時,小母龍打著哈欠來到。
“老爺,郭解回來了,還帶著他那小媳婦,說是要拜謝老爺。”
“巧了。”許立聞言嘿嘿一笑,機緣機緣,妙不可言。
許立正想找人,這人就送上門來,這不是機緣還能是什麼?
 本章完